河套灌区位于阴山与黄河之间,是引黄河水灌溉形成的农业区。黄河水经农田灌溉后流入乌梁素海占其入湖水量的79.7%,而湖泊水体的减少主要是乌梁素海泄水闸排入黄河以及水体蒸发等。下面左图为河套灌区地形图,右图为乌梁素海面积及明水面积变化示意图(明水面积即无水生植物被覆盖的水域),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左图所示阴山地区的地理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A. 山顶终年积雪
B. 山地北侧河流最终可入北冰洋,南侧河流最终可入太平洋
C. 北坡受风力侵蚀作用强,南坡受流水侵蚀作用强
D. 山地北麓为温带草原带,南麓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根据图文资料,关于乌梁素海湖泊面积变化原因可能是
①为减轻凌汛大量蓄水 ②泥沙淤积 ③湖泊水体富营养化 ④过量灌溉后过量排放入湖使湖水增多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口迁移日益活跃,中西部地区人口长期主要向东部地区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京津地区集聚。但近年来,我国人口迁移出现了新的变化。下图示意2001~2010年、2011~2015年两个时期我国部分主要城市人口增长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1~2015年图示城市人口不断增长,说明 ( )
A. 城市间经济发展差距减小,产业类型逐渐趋同
B. 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公共服务资源优质
C. 中小城市均以资源性产业为主,环境质量变差
D. 乡村经济发展变缓停滞,城乡差距在持续扩大
2.北上广深四个城市两个时期相比,人口年均增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北上广深 ( )
①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②城市生态环境趋于恶化
③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 ④控制和疏解人口的政策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2011~2015年重庆和天津人口年均增量显著提高,但原因并不完全相同,重庆不同于天津的原因有 ( )
A. 气候条件优越,自然环境宜居
B. 港口优势突出,交通通达度高
C. 流向沿海人口减少,进入主城工作人口增多
D. 经济发展迅速,装备制造产业人口吸引力大
龙江特大桥(下图所示)是滇西边境的一座地标性建筑,是西南丝绸古道上新添的一道彩虹。大桥全长2 470多米,一头连着高黎贡山,一头连着边城腾冲,横跨龙川江。经过近5年建设,这座应用了多项国内首创技术的亚洲山区跨度最大的钢箱梁悬索桥,于2016年4月建成通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桥5~10月多云雾的主要原因是
A. 昆明准静止锋控制 B. 孟加拉湾暖湿气流影响
C. 汽车尾气排放量大 D. 西南地区地形复杂,对流旺盛
2.针对大桥区域复杂的地质条件,桥梁设计与建材使用重点考虑的最大难题是
A. 防震 B. 防高原冻土 C. 防河谷洪水 D. 防水土流失
一直以来,我国鼓励东部工业向中、西部转移,但见效不明显。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净产业转移(转入量一转出量)和净碳排放转移(转入量一转出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制约我国东部工业向西部转移的因素有( )
①东部的交通条件 ②东部的产业集聚效应
③西部的资源状况 ④西部的劳动力价格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2.图中( )
A. 东部沿海以低污染产业转出为主
B. 中部地区以高污染产业转入为主
C. 京津地区以低污染产业转入为主
D. 西北地区以高污染产业转出为主
下图为“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风能丰富与否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风能丰富是由于接近冬季风的源地
②地风能较贫乏是由于岩石裸露,下垫面摩擦力大
③地风能较丰富是由于地处沿海
④地风能较贫乏是由于距海遥远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图中M地区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新能源是( )
A. 太阳能、地热能和风能 B. 太阳能、风能和沼气
C. 地热能、风能和沼气 D. 太阳能、地热能和水能
盐按照原料来源可分为4类:海盐、湖盐、井盐和矿盐。以海水为原料晒制而得的盐叫作海盐;从盐湖中直接采出的盐和以盐湖卤水为原料在盐田中晒制而成的盐叫作湖盐;通过打井的方式抽取地下卤水进而制成的盐叫作井盐;开采岩盐矿床制得的盐叫作矿盐。由于岩盐矿床有时与天然卤水盐矿共存,加之开采岩盐矿床钻井水溶法的问世,故又有井盐和矿盐的合称——井矿盐,或泛称为矿盐。读我国陆上主要大、中型盐矿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盐矿分布特征是
A. 东部产海盐,西部产湖盐,中部产井矿盐
B. 东部产海盐,西部产井矿盐,中部产湖盐
C. 东部产湖盐,西部产井矿盐,中部产海盐
D. 东部产井矿盐,西部产湖盐,中部产海盐
2.我国的海盐产量居世界首位。下列有关海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淮河以北各海盐场,冬季为淡产季节,其他三季为高产季节
B. 东南沿海的海盐场,高产期基本上在春季
C. 南海及北部湾地区的海盐场,高产期为冬季
D. 我国南方海区蒸发旺盛,盐场规模比北方大
3.四川井矿盐开发历史悠久。推测四川盐业资源的形成条件是
A. 现代盐湖广泛发育
B. 在潮湿气候带更有利于井盐矿的形成
C. 岩盐矿埋藏浅,便于开采
D. 宽缓的向斜、低背斜区等地势较低处沉积作用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