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1271~1295年马可·波罗东行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马可·波罗从威尼斯出发,东行途中经过A、B、C三地,其中A、C所属的气候类型分别是A , C 。
(2)马可·波罗乘船返回途中,途经的D处为 海峡,E处位于 板块和 板块的交界处附近。
下图为美国西部内华达山脉(37°N)西坡1~12月降水垂直递增率分布图。降水垂直递增率是指海拔每上升100米降水的增加量(毫米/100米)。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3月,最大降水高度约在海拔( )
A. 900米处 B. 1 400米处
C. 1 800米处 D. 2 300米处
2.7月降水垂直变化小的原因主要是( )
A. 位于背风坡,各海拔降水均少
B. 受高压控制,各海拔降水均少
C. 受低压影响,各海拔降水均多
D. 受海风影响,各海拔降水均多
3.下列各月中,海拔300米处降水垂直递增率最小的是( )
A. 2月 B. 4月
C. 10月 D. 12月
澳大利亚地势低平地区,地下水位较高,盐分容易随地下水蒸发而上升到地表,造成盐碱危害。科学家发现在南部小麦带盐渍化农田上种植一种根系发达、吸水性强的盐生灌木滨藜,3〜4年后,土壤盐分明显降低,并可在盐生灌木行间种植大麦、燕麦等作物,发展畜牧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M地土壤盐分含量最低时为该地(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种植滨藜能使土壤盐分明显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
A. 增加大气降水,稀释土壤盐分 B. 枝叶茂盛,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C. 降低地下水位,吸收土壤盐分 D. 根系较发达,增加土壤地下水
一个地区的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图中甲、乙分别为耕地、草地在各区域中占农业用地百分比图。图示地区耕地、草地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30%、50%。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该地区( )
A. 东部多耕地,西部多草地
B. 耕地和草地均主要分布在东部
C. 东部多草地,西部多耕地
D. 耕地和草地均主要分布在西部
2.该地区草地面积大于耕地面积的主导因素是( )
A. 河流 B. 地形
C. 市场需求 D. 交通运输
3.影响该地区耕地和草地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 日照 B. 气温
C. 土壤 D. 河流
以下为世界两条大河的三角洲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两三角洲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多洪涝灾害 B. 甲地农作物以小麦为主
C. 乙地为季风气候 D. 乙地居民多为黑色人种
2.如果城市A利用当地原料发展工业,最适宜的工业部门是
A. 麻纺织工业 B. 棉纺织工业 C. 水产品加工业 D. 电子工业
一艘海轮从中国上海开往英国伦敦,按先后经过位置排序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③→②→④→① D. ④→②→③→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