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世界两条大河的三角洲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两三角洲所在地区的叙述,...

读世界两条大河的三角洲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两三角洲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所在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B. 甲所在地农作物以小麦为主

C. 乙所在地区易出现此生盐渍化    D. 乙所在地区城市化水平较高

2.推测城市A利用当地原料发展加工业最可能为

A. 棉纺织工业    B. 电解铝工业    C. 麻纺织工业    D. 电子工业

 

1. C 2. A 【解析】 1.甲地区世界上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A错误; 甲地为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充足,以种植水稻为主,B错误;乙所在地区气候干旱,蒸发旺盛,易出现此生盐渍化 ,C 正确, 乙所在地区经济较为落后,城市化水平较低,D错误。故答案选C项。 2.读图分析可知,A地为位于尼罗河流域,主要的经济作物是棉花,所以最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是棉纺织工业。故答案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非洲某月盛行风向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月份最可能是    (   )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

2.此时节    (   )

A. ①地羚羊成群    B. ②地树叶枯黄    C. ③地阴雨绵绵    D. ④地酷暑难当

 

查看答案

读某河流流经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图中能表示图示河流上中下游流量变化的是

A.     B.     C.     D.

2.造成图示河流上中下游流量出现上题所示变化的原因有

①上游和下游为热带多雨区②上游和下游多地形雨③中游气候相对干旱,降水稀少,蒸发旺盛④中游农业灌溉用水量大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图示河流的一大水文特点是:下游有两次洪峰,而上中游则只有一次。6~9月的雨水使上游出现洪峰,洪峰向下游缓慢移动,洪峰要在次年1月份才到下游。这样,就使得下游在当地雨水造成的洪峰到来之前出现一次“过早”的洪峰,上游河水到达下游需要几个月的时间,主要原因是

①河流上建有许多水库②地势平坦,水流缓慢③中游地区的强烈蒸发和渗漏,洪峰流量愈向下游愈小④下游水量过大,中游水量不易下泄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4.近几十年来,甲处大约有1000平方千米的土地因海平面上升而面临被海水淹没的威胁,与其主要成因密切相关的是

A. 森林大面积被破坏    B. 洋流和海浪的侵蚀

C. 地壳持续下沉    D. 降水量减少

 

查看答案

“雨舌”是指丰沛降水区域呈“舌头”状向某地方向延伸的现象。读西藏年等降水量线(单位:mm)和“雨舌”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1.“雨舌”区域的主要降水类型是(  )

A. 对流雨    B. 地形雨    C. 锋面雨    D. 气旋雨

2.位于“舌尖”上的波密县,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是(  )

A. 冰川与森林相连    B. 喀斯特地貌广布

C. 水网密布,水流湍急    D. 土壤深厚,有机质多

 

查看答案

发源于亚美尼亚高原(平均海拔约1750米)那托利亚,亚美尼亚高原和安那托利亚高原(平均海拔约1000米)的幼发拉底河,水源补给主要来自上游,下游流经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几乎没有水源汇入。下图为西亚两河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幼发拉底河上游河段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A. 盛行风带来的夏季降水    B. 高山永久性冰川融水

C. 高山湖泊和地下水    D. 高原山地积雪融水

2.流经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河流,其水位最高的时段是

A. 3月至5月    B. 6月至8月

C. 9月至11月    D. 12月至次年2月

 

查看答案

下图为非洲大陆局部区域某月份平均气温(单位:℃)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图中①②③三条等温线基本走向及数值递变的主导因素是(    )

A. 地形    B. 洋流    C. 海陆位簧    D. 纬度

2.图中R地的气温数值,最可能是(  )

A. 16    B. 20    C. 23    D. 13

3.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