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为我国商品性农作物基地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世纪80年代开始...

下图为我国商品性农作物基地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建立了一大批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起决定性的区位因素是    (    )

A. 巨大的市场需求    B. 国家政策和措施

C. 便利的交通运输    D. 农业科学技术

2.N地区盛产长绒棉,其最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

A. 肥沃的黑土    B. 丰富的水源

C. 充足的光照条件    D. 平坦辽阔的地形

3.与图中M地农作物熟制相似的地区是  (    )

A. 四川盆地    B. 青藏高原    C. 云贵高原    D. 太湖平原

 

1.B 2.C 3.B 【解析】 1.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农业生产条件和基础较好、农业商品率高、增产潜力大的地区。巨大市场需求、农业科学技术和便利的交通运输是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建立的有利条件,起决定性的因素是是政策实施,ACD错,故该题选B。 2.N地区为塔里木盆地,以降水少、多晴天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有充足的光照条件,适合长绒棉生长,C对;肥沃的黑土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A错;塔里木盆地水源少,地形平坦是其有利条件之一,但不是长绒棉生长最有利的自然条件,BD错;故该题选C。 3.M地为纬度高的东北,热量条件差,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青藏高原海拔高,高寒气候,也为一年一熟,B对;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太湖平原地处亚热带,一年两熟,ACD错,故该题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四地适合晒海盐的是

A.     B.     C.     D.

2.N是著名的农业生产基地,其农产品主要有

A. 稻米、甘蔗    B. 蚕丝、天然橡胶

C. 油菜、棉花    D. 柑橘、苹果

 

查看答案

环渤海经济圈作为东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加速崛起。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目前,影响环渤海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是

A. 矿产资源不足    B. 水资源短缺    C. 人口密度较大    D. 洪水灾害频发

2.图中阴影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其棉花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A. 地势平坦广阔    B. 土壤深厚肥沃

C. 降水丰富,水源充足    D. 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

3.天津、青岛、大连吸引外资企业纷纷落户,其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①水陆交通便利        ②劳动力价廉质优

③接近原料和零部件产地      ④水源、动力充足

⑤市场前景广阔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④⑤    D. ①②⑤

4.下列古诗词描述的地理事物或现象分布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上的是:                                                                     

①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②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③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右侧圆形区域是左图P区域的放大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P地形区名称及成因分别是

A. 华北平原;流水沉积    B. 华北平原;风力沉积

C. 黄土高原;流水沉积    D. 黄土高原;风力沉积

2.P区域大部分地区的地貌特征及成因分别是

A. 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流水沉积    B. 地势较高,开阔平整;风力沉积

C. 支离破碎,千沟万壑;流水侵蚀    D. 地表崎岖,岩石裸露;风力侵蚀

3.图中甲、乙、丙代表黄河流域拥有的能源资源,从甲至丙依次是

A. 水能、煤炭、石油    B. 煤炭、水能、石油

C. 煤炭、石油、水能    D. 太阳能、风能、煤炭

 

查看答案

“海绵城市”是我国大力倡导的构建新型水循环系统的一种城建模式。下图是“海绵城市”与传统“快排”模式城市水循环系统对比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海绵城市”对城市区域水循环的影响是(  )

A. 减少雨水下渗    B. 增加地下径流

C. 减少地表蒸发    D. 增加水汽输送

2.两种城市水循环模式的差异是(  )

A. “快排”模式增加了城市的可用水量

B. “快排”模式与原自然水文环境相仿

C. “海绵城市”增大了城市地表排水量

D. “海绵城市”提高了城市抗旱防洪能力

 

查看答案

中国某地居民就地取材,用竹木扎制屋架,茅草覆顶,建造的传统民居远看像船底,因而被称为船形屋(见下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该传统民居最可能位于

A. 青藏高原    B. 华北平原

C. 海南岛山区    D. 东北平原

2.该传统民居能够反映当地的环境特点是

A. 高寒缺氧    B. 潮湿、多虫鼠

C. 多火山、地震    D. 干旱缺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