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中国粮食生产有关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松辽河产区包括的省级行政单...

读中国粮食生产有关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松辽河产区包括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是黑、吉、辽和_________,所跨越的干湿地区自东向西依次为湿润区、_________、半干旱区、_________。该区的重要粮食产地,自东向西依次为三江平原、_________平原和河套平原。

(2)与松辽河产区相比,长江产区粮食生产的优势条件是_________。(双选)

A. 粮食商品率高                    B. 耕地面积广大

C. 水热资源丰富                    D. 复种指数较高

(3)表中数据显示,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长江产区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与松辽河产区相比,其变化特点是_________;同期,与南方产区相比,我国北方产区人均粮食占有量变化特点是_________。随着粮食生产格局的改变,我国粮食流通格局也开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以概括为_________。

(4)长江产区对全国粮食增产贡献率变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双选)

A. 非农业用地比重上升            B. 粮食大量出口

C. 粮食单产下降                    D. 调整种植业结构

(5)西南诸河产区中藏南雅鲁藏布江谷地相比藏北地区农业生产潜力很大,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内蒙古半湿润、干旱 松嫩(2)CD (3)持续下降 不断增长 北粮南运 (4)AD(5)海拔较低,热量条件较好 受到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较多位于雅鲁藏布江沿岸,灌溉水源充足 【解析】本题重要考查我国的农业生产、区域农业的发展条件、粮食生产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l)注重审题,理解北方产区的范围。松辽河产区指的是东北平原(包括三江平原、辽河平原、松嫩平原),所在省区为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自治区。本区干湿区体现的是经度地带性即由沿海向内陆的变化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等。北方产区的范围是指除长江、珠江、东南诸河、西南诸河以外的产区,所以从三江平原开始向西分别是松嫩平原和河套平原。 (2)考查松辽河产区和长江产区粮食生产的优势条件的对比。主要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个方面分析,长江产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资源丰富,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或三熟,复种指数高,但本区人多地少、粮食商品率较低,故选项CD正确。 (3)根据材料二表中数据显示,20世纪70年代松辽河产区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11.5,80年代为19.7,90年代为31.9;20世纪70年代长江产区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29.7,80年代为24.3,90年代为11.3。故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长江产区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与松辽河产区相比,其变化特点是持续下降;同期,与南方产区相比,我国北方产区人均粮食占有量变化特点是不断增长。随着粮食生产格局的改变,我国粮食流通格局也由古代“南粮北运”到现代的“北粮南运”。 (4)读图分析可知,长江产区对全国粮食增产贡献率在逐渐下降,长江流域经济发展速度较快,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建筑用地和交通建设用地逐渐增加,从而导致农业用地不短减少;土地的价格也在不断上涨,人们对蔬菜、花卉等农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大,促使该地不断进行农业结构的调整。 (5)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青藏高原北部,海拔较高,全年气温低,降水稀少,多冻土层,土壤贫瘠,不利于农业生产。雅鲁藏布江谷地,海拔较低,热量条件较好,而且有来自印度洋深入的水汽,有一定降水,加之处在河谷,有河流水做灌溉水源,水源充足,云雨较少,光照较强,植物光合作用强。河谷地区,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生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第32次南极科考于今年11月7日启程,图15是我国第28次南极科考航线和澳大利亚大陆的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科考队在南极冰盖之巅——冰穹A(海拔4093m)的昆仑站成功安装了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南极巡天光学望远镜。

(1)昆仑站所在地区大气透明度极佳,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地在__________时期,可以用光学望远镜24小时不间断地对星空进行天文观测。

(2)我国南极昆仑站建有象征国家权益的地理测绘标志,可精确测量该标志地理坐标和海拔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__。

(3)若仅考虑洋流的影响,科考船返航时在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港至M段,航行速度较__________。

(4)图中沿MN一线的自然带分布体现的是__________分异规律,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

(5)图中位于沿海地区的P地,其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其有利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图为“北美地区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山脉是美洲板块与__________板块挤压碰撞抬升形成,因此在北美洲的西部沿海海底分布有__________地形。

(2)B是北美洲著名的五大湖地区,湖盆是由于__________作用形成的。五大湖对沿岸地区气温的影响表现为__________。

(3)C洋流的流向是__________,性质为__________。

(4)1月,北美洲大陆内部受__________(高或低)气压控制,切断了__________气压带,使其仅保留在海洋中。

(5)A山脉的西坡与东坡相比,年降水量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近期研制出利用玉米叶片加工、编织购物袋的技术,这种购物袋易分解且物美价廉。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种购物袋的生产厂应该接近

A. 原料产地    B. 销售产地    C. 能源产地    D. 研发基地

2.以该种购物袋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同类产品,对环境保护的直接作用是

A. 减轻大气污染    B. 减轻“白色污染”

C. 促进生物多样性    D. 减轻酸雨危害

3.该种购物袋的生产原料在我国的最大产地可能是

A. 湖南省    B. 山东省    C. 四川省    D. 吉林省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了外国人眼中的“五色中国”,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2013年11月23日,我国政府宣布在“蓝色中国”A海域划设防空识别区,A海域为

A. 渤海    B. 黄海    C. 东海    D. 南海

2.下列地理事项中,与“银色中国”的“高”、“寒”特征无关的是

A. 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 日照强烈,太阳能丰富

C. 地热资源丰富    D. 城镇均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

3.下图左图中的景观出现在中国哪部分

A. “蓝色中国”    B. “绿色中国”    C. “黄色中国”    D. “金色中国”

4.下图中干栏式建筑设计建造的主要目的是

A. 泰山站——防潮湿    B. 傣家竹楼——防地震

C. 泰山站——防风雪掩埋    D. 傣家竹楼——防洪水淹没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省区轮廓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其中位于第二阶梯上的省区代号是

A. K、L    B. L、N    C. N、M    D. K、N

2.关于①②③三座山脉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山脉为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

B. 我国最高峰珠峰位于②山脉

C. ③山脉位于长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附近

D. ①山脉位于③山脉西南方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