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为“某省区轮廓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其中位于第二阶梯上的省区代号...

下图为“某省区轮廓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其中位于第二阶梯上的省区代号是

A. K、L    B. L、N    C. N、M    D. K、N

2.关于①②③三座山脉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山脉为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

B. 我国最高峰珠峰位于②山脉

C. ③山脉位于长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附近

D. ①山脉位于③山脉西南方向

 

1.A 2.C 【解析】试题 1. 2.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经纬网图层和中国著名山脉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四个小黑点为中国领土四至点(最东、最西、最北、最南),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

A.     B.     C.     D. 10°

2.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大致经过山脉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③山脉两侧看到的传统民居可能是下图中的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径流系数就是某一时期的地表径流量(毫米)与这一时期的降水量(毫米)之比,用百分率表示,它能反映一个地区降水量有多少变成地表径流补给河流,有多少被蒸发或下渗。下图为“我国某省的径流系数和降水空间分布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省降水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

A. 南多北少    B. 北多南少    C. 东多西少    D. 西多东少

2.结合图可以推断

A. 降水量多的地区径流系数大    B. 降水量少的地区径流系数大

C. 地势起伏大地区径流系数大    D. 地势平坦的地区径流系数大

3.等径流系数线沿图中箭头方向凸出的原因是

A. 距海远近    B. 降水量    C. 灌溉用水    D. “地上河”

 

查看答案

下图为“沿106.5°E经线的地形剖面及相关气候资料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有关①地形区农业发展条件及面临的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A. 土壤盐碱化严重,中、低产田分布广

B. 地势平坦,草原面积辽阔

C. 水土流失严重,陡坡应退耕还林还草

D. 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

2.图中①地的气温年较差约为

A. 10℃    B. 20℃    C. 30℃    D. 40℃

3.图中山地②年降水量最多的海拔高度大约位于

A. 山顶海拔2900米处    B. 南坡海拔2200米处

C. 南坡海拔2500米处    D. 北坡海拔2100米处

4.图中④地所属气候类型和地形区是

A. 热带季风气候、珠江三角洲平原

B. 温带季风气候、江淮平原

C. 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川盆地

D. 地中海气候、江南丘陵

5.1月,④地气温高于①地的原因除纬度因素外,主要是因为④地

A. 海拔较高    B. 受夏季风影响较大

C. 森林覆盖率高    D. 受冬季风影响较小

 

查看答案

下图中各城市的大气最大降温高度(距地面高度),是连续三年中最强的15次冷空气影响的统计平均值。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据图反映的变化趋势,对下列各地最大降温高度的推断,正确的是

A. 哈尔滨小于南宁    B. 松嫩平原大于华北平原

C. 广州大于石家庄    D. 长江三角洲小于珠江三角洲

2.形成图示趋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获得太阳辐射多少    B. 对流层厚度的不同

C. 下垫面性质的差异    D. 距冬季风源地远近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A、B、C三线叙述正确的是

A. A线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 B线是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C. C线是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D. C线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2.以下各线大致与图中0℃等温线一致的是

①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

②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③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     

④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②    D. ①④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等温线以北地区的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

B. 我国的草原多分布C线以西北的高原和山地

C. A线以西南广泛分布着适宜酸性土壤的茶树

D. B线以东多为适宜农耕的高原、平原和丘陵

4.以下省会在非季风区的是

①西宁 ②兰州 ③呼和浩特 ④西安

A.     B. ①③    C. ①②    D. 都不是

5.平均海拔由高到低的省区依次是

A. 湘、辽、宁    B. 青、粤、晋

C. 台、鲁、苏    D. 桂、甘、豫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