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和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表为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的特征比较。
材料二 据统计2000年上海外来总人口排名前10位中,安徽排名第一,占外来人口总量的32.2%,但 2010年安徽流入上海的人口所占比重有所下降,占上海外来总人口的29%。
材料三 据《新闻纵横》报道,到2014年10月,长三角不足21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十年间,人口从8 000万涨到了1.2亿。
(1)阐述新生代农民工的出现对城市化的影响。
(2)简要分析长三角外来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
(3)分析2010年上海外来人口中安徽籍人口所占比重下降的原因。
下图示意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分布状况,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a、b、c、d四处村落冬季采光较好、气温较高的是( )
A. a B. b C. c D. d
2.图中陡崖( )
A. 最大相对高度可能为120米
B. 底部海拔可能为11米
C. 易形成落差较大的瀑布
D. 下方地势平坦,适合布局交通线
2014年8月15日至20日,北欧——中国绿色经济与企业可持续发展交流论坛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我国一架飞机飞越某地晨昏线上空时,当地时间为14日5时。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在下图所示的四个地区中,飞机飞越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8小时后该飞机到达东一区的斯德哥尔摩,当地的区时是( )
A. 13日0时 B. 13日8时
C. 14日0时 D. 14日8时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丙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经线,而且同时到达,速度最快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乙和丙
2.有关甲、乙、丙附近三个阴影区域比例尺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的比例尺最小,丙的比例尺最大 B. 乙的比例尺最小
C. 甲大于乙,乙大于丙 D. 甲、乙、丙的比例尺相同
现代农村生态庭院是农村地区现代生态农业与庭院经济相结合的一种新兴生产模式,也称生态小康家园。它是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通过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在农户土地上,在全封闭状态下将沼气、猪禽舍、厕所和日光温室等组合在一起的一种生态农业庭院经济模式。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现代农村生态庭院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用塑性玻璃做温室穹顶的首要目的是( )
A. 阻隔温室外病虫害的侵袭
B. 防止雨水污染物造成污染
C. 对楼顶花园起到保温作用
D. 防止温室内土壤肥力流失
2.图示现代农村生态庭院最有可能位于( )
A. 东北平原 B. 四川盆地 C. 江汉平原 D. 河西走廊
下图所示区域中,秋明、汉特-曼西斯克等城市的蔬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波动较大。2014年起,这些城市郊区以及周边地区采用荷兰等国的技术,修建了大型温室蔬菜培植基地。生产的蔬菜可满足当地约20%的需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区蔬菜种植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A. 热量 B. 水分 C. 光照 D. 土壤
2.该地区利用温室培植蔬菜的优势条件是
A. 劳动力成本低 B. 生产技术先进
C. 种植历史悠久 D. 能源供应充足
3.该地区扶持温室蔬菜培植基地建设的直接目的是
A. 减少蔬菜对外依赖 B. 增加农业经济收入
C. 改善当地种植结构 D.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