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图Ⅰ是我国南方某大城市地铁线分布图,图Ⅱ是该城市某地铁站一天中部分时段进出站人数...

图Ⅰ是我国南方某大城市地铁线分布图,图Ⅱ是该城市某地铁站一天中部分时段进出站人数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Ⅰ分析,甲、乙、丙、丁四地中可能位于中心商务区的是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2.据图Ⅱ分析,该地铁站所在的功能区是

A. 中心商务区 B. 住宅区 C. 工业区 D. 文化区

 

1.A 2.C 【解析】 1.从图中可看出甲地位于地铁网的中心,应该是市中心位置而地租最高。根据城市功能分区的布局,可以判断,甲地位于市中心,属于中心商务区所在地,乙、丙、丁交通通达度低,不适宜布局中心商务区,故选A。 2.读图,上午6-9时,刷卡进站的人流多,傍晚21时左右,刷卡出站的人流多.应是早上出门上班,傍晚回家的人流为主,所以该站位于城市住宅区;中心商务区营业时间在9点后;工业区居住人口少,早上应是工人来上班,应是出站人流为主;文化区常住人口少,早上是上班时间,应以出站人流为主。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精准农业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根据空间变异,定位、定时、定量地实施一整套现代化农事操作技术与管理的系统,是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全面结合的一种新型农业。图l为某区域农场精准农业流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实施精准农业的主要目的是(    )

A. 追求农业产量最大化    B. 提高种粮的积极性

C. 缓解农业劳动力不足    D. 更高效地利用土地

2.该农场在进行信息解码之前,首先需要(    )

A. 对农产品种植过程提供技术指导    B. 预备精准的种子、化肥数量

C. 积极和当地气象、国土部门沟通    D. 购买设备进行精准的灌溉种植

 

查看答案

    2018 年初春,北京经历了一场四月雪,积雪初融之后某停车场空车位上出现了近千个“馒头”状的小雪堆。该停车场上铺着方形的地砖,中间是凹下去的,露出土地,每个“雪馒头” 都位于一块方砖的正中央(如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北京这场“四月飞雪”是由于

A. 春季迅速增温导致的强对流天气    B. 强冷气团南下形成的冷锋天气

C. 暖湿气流北上形成的暖锋天气    D. 冷气团湿度增大而产生的明显降水

2.“雪馒头”景观的出现说明

A. 洁净的雪不易融化,北京环境质量上升    B. 土地与砖地降温速度不同

C. 土地与砖地对地热传导速度不同    D. 土地与砖地升温速度不同

 

查看答案

阅读下图及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有关资料表明,全球约有30%的土地因人类活动而产生退化,每年流失土壤201亿吨。全世界每年在运输过程中遗撒到海洋中的石油高达1000多万吨,重金属数百万吨,还有很多的各种垃圾。较20世纪初期增加了25%;与此同时,空气中的颗粒物质、CO2CO和硫化氢等污染物也在不断大量增加。全世界的森林面积在以每年约170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平均每天有140种生物灭绝。

(1)分析说明图中下列字母反映的环境问题: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

(2)我国和世界土地荒漠化面积日益扩大,其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人为原因是________。

(3)我国北方春季常出现沙尘暴天气,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和________;为改变这种局面,我国正在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

(4)世界和我国均有大面积地区形成酸雨,其主要原因有(    )

A.工业排放废气    B.汽车排放尾气

C.建筑工地扬尘    D.家庭炉灶

(5)当前世界森林面积正在不断减少,减少速度最快的森林类型是__________,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有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一段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06年3月30日《人民日报》报道了甘肃两当县、内蒙古巴音舒嘎查村、北京门头沟区在生态修复方面取得的不斐成绩,由此将“生态修复”概念引入公众视野。曾几何时,由于不了解、不尊重自然规律,诸如开山造田、围湖造田、在水源极缺的沙漠中植树造林等种种做法被视为“征服自然”的“雄伟壮举”。然而,实践证明,不顾科学规律的做法不仅事倍功半,还留下了诸多恶果,一些地方生态环境不堪重负,急剧恶化,有的甚至到了惊人的地步。因此,在很大程度上,生态修复是针对人为破坏而言,是人类进一步认识自然、检讨自我的事后弥补行为。近年来,不少地方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耕还湖等措施,就是基于顺应自然规律,立足于生态的自然修复,以化解生态危机。更为重要的是,在生态修复的实践活动中,人们增强了对生态环境的自觉保护意识。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必须遵循一个前提,即顺应自然规律,科学且适度。生态修复,给大自然提供一个“疗伤”的机会,是一个关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系统工程。

(1)上述案例体现了哪种人地关系思想?

(2)你对人地关系有何认识?

 

查看答案

读人类社会演进和人地关系两幅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甲所示三种社会形态中,哪些属于图乙所示人地关系原理的范畴?

(2)在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广泛修建梯田,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有哪些?

(3)列举中国古代不利于生态平衡的农业生产活动。

(4)影响人地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