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下图及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有关资料表明,全球约有30%的土地因人类活动而产...

阅读下图及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有关资料表明,全球约有30%的土地因人类活动而产生退化,每年流失土壤201亿吨。全世界每年在运输过程中遗撒到海洋中的石油高达1000多万吨,重金属数百万吨,还有很多的各种垃圾。较20世纪初期增加了25%;与此同时,空气中的颗粒物质、CO2CO和硫化氢等污染物也在不断大量增加。全世界的森林面积在以每年约170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平均每天有140种生物灭绝。

(1)分析说明图中下列字母反映的环境问题: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

(2)我国和世界土地荒漠化面积日益扩大,其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人为原因是________。

(3)我国北方春季常出现沙尘暴天气,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和________;为改变这种局面,我国正在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

(4)世界和我国均有大面积地区形成酸雨,其主要原因有(    )

A.工业排放废气    B.汽车排放尾气

C.建筑工地扬尘    D.家庭炉灶

(5)当前世界森林面积正在不断减少,减少速度最快的森林类型是__________,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有___________。

 

(1)荒漠化 酸雨 森林破坏 (2)沙漠边缘地区气候干旱,外力作用强烈 过度放牧与垦殖,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3)过度放牧 过度垦殖 大力退耕还牧、植树造林,尽快完成“三北”防护林营造工作 (4)ABD (5)热带雨林 CO 2 增加,气候变暖,极地冰川融化,危及滨海地区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世界重要环境问题的分布、世界土地荒漠化面积日益扩大的原因和我国北方春季常出现沙尘暴天气的主要原因、酸雨产生原因、森林破坏以及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等相关知识。 (1)A位于回归线附近的副热带地区,盛行下沉气流,气候干旱,主要的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B位于欧洲的西北部,主要环境问题是酸雨;C位于我国的三大林区,非洲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森林破坏。 (2)世界土地荒漠化面积日益扩大的原因是沙漠边缘地区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烈;过度放牧与垦殖,植被破坏严重。 (3)我国北方春季常出现沙尘暴天气,其主要原因是人为原因,主要和人类过度开垦、过度放牧有关。为改变这种局面,我国正在采取的措施是大力植树造林,尽快完成“三北”防护林营造工作。 (4)世界和我国均有大面积酸雨地区,其主要原因有工业排放废气,汽车排放尾气,家庭炉灶等排放的烟气,与大气中的水汽结合,形成酸雨,A、B、D对。建筑工地的扬尘,不能形成酸雨,C错。故答案选ABD。 (5)当前世界森林面积正在不断减少,减少速度最快的森林类型是热带雨林,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增加,气候变暖,极地冰川融化,海水受热膨胀,海平面上升,危及滨海地区,水土流失加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一段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06年3月30日《人民日报》报道了甘肃两当县、内蒙古巴音舒嘎查村、北京门头沟区在生态修复方面取得的不斐成绩,由此将“生态修复”概念引入公众视野。曾几何时,由于不了解、不尊重自然规律,诸如开山造田、围湖造田、在水源极缺的沙漠中植树造林等种种做法被视为“征服自然”的“雄伟壮举”。然而,实践证明,不顾科学规律的做法不仅事倍功半,还留下了诸多恶果,一些地方生态环境不堪重负,急剧恶化,有的甚至到了惊人的地步。因此,在很大程度上,生态修复是针对人为破坏而言,是人类进一步认识自然、检讨自我的事后弥补行为。近年来,不少地方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耕还湖等措施,就是基于顺应自然规律,立足于生态的自然修复,以化解生态危机。更为重要的是,在生态修复的实践活动中,人们增强了对生态环境的自觉保护意识。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必须遵循一个前提,即顺应自然规律,科学且适度。生态修复,给大自然提供一个“疗伤”的机会,是一个关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系统工程。

(1)上述案例体现了哪种人地关系思想?

(2)你对人地关系有何认识?

 

查看答案

读人类社会演进和人地关系两幅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甲所示三种社会形态中,哪些属于图乙所示人地关系原理的范畴?

(2)在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广泛修建梯田,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有哪些?

(3)列举中国古代不利于生态平衡的农业生产活动。

(4)影响人地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查看答案

读下面三幅图,图a和图b的箭头表示污染工业地理转移的趋向,图c表明单位产量的污染控制费用与污染物排放量的关系,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a中,污染工业转移的趋向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在图b中,污染工业转移的趋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c分析污染工业发生地理转移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出发,需要健全环境法规,这些法规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文)下列中国古人的行为或主张蕴含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

A. 以人为本,人定胜天    B. 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C. 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D. 斩伐养长,不失其时

 

查看答案

几乎所有的古代民族都有自己的图腾,我国古代民族的图腾是并不存在的所谓的“龙”。图腾的存在体现的人地关系是( )

A. 地理环境决定论    B. 人类中心论    C. 天人合一论    D. 人地伙伴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