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除经济和技术水平低的原因外,还有( )
A. 污染物排放总量比发达国家多 B. 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
C. 对环境问题的无知 D. 发展中国家人们的环保意识强
目前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
A. 与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不合理有关
B. 城市人口、工业的膨胀产生大量废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C. 与城市所在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因素不合适有关
D. 城市环境是人类改造自然最大的地方,自净能力最强
关于一定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采猎文明时期,人受地的制约比较小
B. 农业革命以后,人地关系得到和谐发展
C. 产业革命之后,人地关系开始出现矛盾,局部地区产生环境问题
D. 到了近代,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逐渐走向系统化和科学化
关于农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人与自然的对抗性增强,地理环境遭到破坏
②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有了科学的萌芽
③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较强,人类改造环境的作用微弱
④大规模的耕作、灌溉和放牧使生态系统日趋复杂和稳定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读“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双选)图中A→B阶段的主要产业可能有…( )
A.航天工业 B.煤炭工业 C.钢铁工业 D.微电子工业
(2)人类社会处在A→B阶段时,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
(3)当进入C阶段后,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真正实现了________可持续、________可持续和________可持续发展。
(4)列举你日常生活中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具体做法:_____;_____。(列举两例)
阅读下图及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有关资料表明,全球约有30%的土地因人类活动而产生退化,每年流失土壤201亿吨。全世界每年在运输过程中遗撒到海洋中的石油高达1000多万吨,重金属数百万吨,还有很多的各种垃圾。较20世纪初期增加了25%;与此同时,空气中的颗粒物质、CO2、CO和硫化氢等污染物也在不断大量增加。全世界的森林面积在以每年约170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平均每天有140种生物灭绝。
(1)分析说明图中下列字母反映的环境问题: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
(2)我国和世界土地荒漠化面积日益扩大,其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人为原因是________。
(3)我国北方春季常出现沙尘暴天气,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和________;为改变这种局面,我国正在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
(4)世界和我国均有大面积地区形成酸雨,其主要原因有( )
A.工业排放废气 B.汽车排放尾气
C.建筑工地扬尘 D.家庭炉灶
(5)当前世界森林面积正在不断减少,减少速度最快的森林类型是__________,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有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