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关于农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人与自然的对抗性增强,地理环境...

关于农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人与自然的对抗性增强,地理环境遭到破坏 

②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有了科学的萌芽 

③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较强,人类改造环境的作用微弱 

④大规模的耕作、灌溉和放牧使生态系统日趋复杂和稳定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A 【解析】本题考查人地关系思想。在人类文明演变的各个历史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不同,人地关系、环境问题以及人地关系思想存在很大差异。农业文明时期,人与自然的对抗性增强,生态环境趋于恶化;人类机械地迁徒,逃避自然的惩罚,尽管天命论和有神论主宰着人们的思想,但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还只是有了一些科学的萌芽。故选A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双选)图中A→B阶段的主要产业可能有…(  )

A.航天工业  B.煤炭工业 C.钢铁工业  D.微电子工业

(2)人类社会处在A→B阶段时,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

(3)当进入C阶段后,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真正实现了________可持续、________可持续和________可持续发展。

(4)列举你日常生活中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具体做法:_____;_____。(列举两例)

 

查看答案

阅读下图及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有关资料表明,全球约有30%的土地因人类活动而产生退化,每年流失土壤201亿吨。全世界每年在运输过程中遗撒到海洋中的石油高达1000多万吨,重金属数百万吨,还有很多的各种垃圾。较20世纪初期增加了25%;与此同时,空气中的颗粒物质、CO2CO和硫化氢等污染物也在不断大量增加。全世界的森林面积在以每年约170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平均每天有140种生物灭绝。

(1)分析说明图中下列字母反映的环境问题: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

(2)我国和世界土地荒漠化面积日益扩大,其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人为原因是________。

(3)我国北方春季常出现沙尘暴天气,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和________;为改变这种局面,我国正在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

(4)世界和我国均有大面积地区形成酸雨,其主要原因有(    )

A.工业排放废气    B.汽车排放尾气

C.建筑工地扬尘    D.家庭炉灶

(5)当前世界森林面积正在不断减少,减少速度最快的森林类型是__________,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有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文)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沅湘间多山,农家惟种粟,且多在岗埠,每欲播种时,则先伐其林,纵火焚之……”“……地遇雨,浮沙随水下江,故江底沙淤日积,水势年增”。(史载南宋时期)

(1)请用地理学原理分析长江流域“水势年增”的原因。

(2)文中所述的人地关系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3)从人地和谐的角度考虑,长江流域应该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查看答案

读下图,分析完成有关人类与环境的问题。

(1)将下列序号填入与结构图中相应的字母后面(每个序号只选一次)。

①改善环境质量 ②人类与环境统一 ③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④对立 ⑤物质资料生产 ⑥统一

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图判断下面环境观正确的是(  )

A.人与自然界是一种依附或顺应的关系B.自然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C.人们不能等待大自然的恩赐,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是人们的任务

D.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人天共存”“人地归一”

 

查看答案

读“人类社会演进”和“人地关系”两幅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图所示三种社会形态中,哪些属于乙图所示人地关系原理的范畴?

(2)在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广泛修建梯田,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有哪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