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图甲、图乙是某城市1966~2006年发展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从图甲到图乙反映出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 )
A. 城市人口比重增加 B. 城市总人口增加
C. 城市占地规模扩大 D. 城市道路网密集
2.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①温室气体排放多,出现“热岛”现象
②改变局部大气环流,使降水减少
③城市建筑物面积扩大,增加了生物多样性
④城市建设使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加快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铁路的修建可促使沿线城市的诞生和兴盛,又可抑制另一些城市的发展。例如,石家庄原本不过是一个小村庄,由于京汉、石德、石太铁路线在这里相交,现在石家庄人口已超过800万。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按我国的城市等级划分标准,石家庄属于( )
A. 小城市 B. 中等城市 C. 大城市 D. 特大城市
2.随着石家庄城市等级的提升,关于它的服务功能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服务种类越少
B. 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小,服务种类越多
C. 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服务种类越多
D. 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小,服务种类越少
下表为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读表,完成下列问题。
1.表中代表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数据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表中②③④数据值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 )
A. 只受人口消费水平影响
B. 与人口消费水平呈正相关
C. 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D. 与人口消费水平无关
以下人口的空间移动现象,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A.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美国参展人员到上海参加世博会并游览黄浦江
B. 2011年3月11日日本地震中,中国国际救援小组前去救援
C. 2010年山东学生王致虹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报到学习
D. 2012年3月广东省人大代表到北京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下图中的“★”表示某国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65岁以上人口的比重约是( )
A. 43% B. 27%
C. 15% D. 50%
读下表,完成下列各题。
1.1953年中国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是( )
A.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 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2.据表判断1953~2010年中国( )
A. 人口总数增长缓慢 B. 自然增长率增加
C. 农村人口比重减少 D. 劳动力数量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