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各地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估算的部分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1.造成两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①光照
②地形
③土壤
④热量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青藏地区环境人口承载力的特点是( )
①地域广大,资源丰富,环境人口承载力大
②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
③地理环境“高、寒”,生态脆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
④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辐射能,可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和环境人口承载力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读“某区域示意图”,回答各题。
1.图中交通路线修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 自然条件和资源分布 B. 生态保护和资源分布
C. 聚落分布和自然条件 D. 聚落分布和文化交流
2.图中聚落间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是
A. 机动灵活,周转快,装卸方便
B. 速度快,运量小,运费高
C. 运量大,速度慢,连续性差
D. 运量大,速度快,连续性强
阅读材料,结合“坎儿井示意图”,回答问题。
坎儿井是我国古代人们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创建的一种特殊的引水工程。如下图所示,坎儿井由地下的暗渠和地面上的竖井、明渠、蓄水池组成。竖井是开挖在地形暗渠的通道,暗渠与地下水流向斜交,上游挖至地下含水层中,渗溢出来的地下水顺着暗渠流出地面,明渠将暗渠流出的地下水引入蓄水池,蓄水池起了调蓄灌溉流水量的作用。
(1)坎儿井所在地区最大水量出现在什么季节,理由是什么?
(2)作为古老的引水工程,坎儿井为何采取地下输水的方式?
读中国局部地图完成:
(1)山脉G西侧的地形单元为_____________;山脉F名称 ,它是 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2)铁路名称:a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d 。
(3)黄河干流从②到③河段,水量迅速减少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已知某地图上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是1厘米,实地距离是5千米,则该地图的比例尺是
A. 1:25000 B. 1:5000
C. 1:500000 D.
下图 “▲3633山峰 海拔/m”属于地图三要素中的
A. 比例尺 B. 方向 C. 图例和注记 D. 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