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在城区工作的居民在郊区购房居住,导致城郊间出现定时拥堵高峰。下图示意我国某城郊结合部7:30~8:30交通繁忙路段的车流拥堵状况图,图中四个拥堵路段最拥堵的可能是
A. A B. B C. C D. D
小明从学校大门H出发,按顺时针方向匀速沿学校外缘走了一圈,手机计步器显示走了3000步,计1500米(轨迹见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若图中地理园位于学校东南方向,则小明出发的校门位于学校
A. 东侧 B. 西侧 C. 南侧 D. 北侧
2.学校面积最接近
A. 125000平方米 B. 250000平方米 C. 300000平方米 D. 500000平方米
读两岛屿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
A. 两岛均位于北半球 B. 甲岛位于乙岛西北方向
C. 甲岛实际面积比乙岛大 D. 左图比右图比例尺大
2.甲、乙两岛相同的地理特征是
①聚落分布 ②地形特征
③水系形态 ④地域文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下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的构成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________,它是决定________时代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
(2)分析影响工业文明时代经济增长主导要素的变化特征。
(3)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地矛盾最为激化的阶段是________时代。试分析该阶段环境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
(4)环境文明时代人地关系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此阶段社会发展需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读“亚洲部分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几千万年前,该地区距海洋较近,气候温暖湿润,现在却气候干燥,简述其原因。
(2)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是沙尘暴频发的重要原因。将下列备选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成因联系图中的恰当位置。
A.燃烧矿石燃料 B.土质疏松 C.风力加大 D.二氧化碳增加
E.过度放牧 F.过度开垦 G.气候变暖变干
(3)结合上述成因联系图,人类为防治沙尘暴的发生可采取哪些措施?
读人类社会演进和人地关系两幅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甲所示三种社会形态中,哪些属于图乙所示人地关系原理的范畴?
(2)在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广泛修建梯田,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有哪些?
(3)列举中国古代不利于生态平衡的农业生产活动。
(4)影响人地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