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马达加斯加是一个位于印度洋上“既穷又富”的非洲岛国...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马达加斯加是一个位于印度洋上“既穷又富”的非洲岛国。该国“穷”在工业基础薄弱,以采矿业、农产品加工业和手工业为主;“富”在地理位置好,蕴藏着丰富的矿产、森林和渔业资源,有众多的旅游胜地;2/5的土地上覆盖着热带雨林,80%的物种在世界的其他地方见不到。但近年来马达加斯加岛的生态环境已经遭到很大破坏,矿产资源滥挖乱掘的现状十分严重。下图示意马达加斯加岛的位置、水系及雨林分布。

(1)简述马达加斯加岛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主要表现。

(2)分析马达加斯加岛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

(3)说明马达加斯加岛生态环境恶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

(4)请就如何推进马达加斯加岛资源开发、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1)水土流失严重,土壤变薄,肥力下降;大气降水变率增大,旱涝灾害多发;河流流量变化大,含沙量增加;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有些物种濒临灭绝。 (2)人类过度垦殖放牧、过度砍伐雨林、滥挖乱掘矿产资源,使地表裸露,流水侵蚀加剧;雨林的大面积砍伐,使动植物栖息地缩小,物种濒临灭绝,生物多样性受损。 (3)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土壤肥力下降都会影响农作物产量;河流暴涨暴落,引起旱涝灾害,影响农作物的稳产和高产;环境恶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降低旅游资源价值,直接影响旅游业发展;滥挖乱掘矿产资源,造成资源浪费,影响采矿业和加工工业的发展:环境恶化影响居民的生活与身体健康,生活环境质量差。 (4)将资源开发、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进行统一规划,建立与实施相关法律制度,加大执法力度;严格依法采矿,禁止乱采滥挖、破坏性开发资源现象;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生态农业、绿色旅游和循环经济,减轻环境污染,保持生态平衡;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加强宣传与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积极引导公众参与环境保护。 【解析】 考查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主要表现,原因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建议。 (1)考查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主要表现。读材料可知,近年来马达加斯加岛的生态环境已经遭到很大破坏,矿产资源滥挖乱掘的现状十分严重。根据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分析,矿产资源滥挖乱掘会破坏地表植被,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加,旱涝灾害多发,生物多样性受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 (2)考查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是人地关系不协调的结果。马达加斯加岛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主要是人类不合理的活动破坏雨林植被造成。如过度开垦、过度砍伐、滥采资源,破坏地表植被,使地表裸露,使流水侵蚀加剧,生物多样性受损等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3) 考查生态环境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生态环境恶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是多方面的,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居民生活等。水土的恶化影响农作物产量;水文恶化引起旱涝灾害,影响农作物的稳产和高产;滥挖乱掘矿产资源,影响采矿业和加工工业的发展;环境恶化影响居民的生活与身体健康等。 (4)考查区域可持续发展建议。推进马达加斯加岛资源开发、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提出合理建议,属于建议措施之类的问题。从教育措施、管理措施、法治措施等方面分析。如加强宣传与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积极引导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禁止乱采滥挖;应统一规划,立法执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生态农业、绿色旅游和循环经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陕西省榆林市煤炭、天然气等能源富集一地,组合配置好,国内外罕见。该市依靠能源优势,在循环经济和生态型重化工业发展的道路上进行着有益探索,榆横生态型能源化工产业园便是成功的案例。榆横生态型能源化工产业园位于榆林市区西部,是集煤化工、盐化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为一体的大型煤化学工业生产基地。下图示意榆林市榆横生态型能源化工产业园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制约榆林市能源化工工业规模扩大的原因是

A. 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短缺

B. 人口密度小,劳动力极为短缺

C. 交通落后,基础设施欠完善

D. 农耕历史悠久,经济长期落后

2.榆横生态型能源化工产业园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A. 节约资源,防止资源枯竭,增强市场竞争力

B. 提高资源利用率,延长产业链,减少环境污染

C. 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高端制造业发展

D.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我国东北某城市2000年、2015年的土地利用类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2000年到2015年,图示城市明显减少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 铁路和公路用地

B. 耕地和林地

C. 河流和工业用地

D. 城镇建设用地

2.该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与构成的变化,易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 城市地下水水位上升

B. 雾霾天气频发

C. 热岛效应增强

D. 蚊蝇害虫肆虐

3.解决该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是

A. 建立污水处理厂

B. 将工业大规模外迁至郊区

C. 实现垃圾资源化

D. 增加和合理规划城市绿地

 

查看答案

南迦巴瓦峰是喜马拉雅山脉东端的最高峰,海拔7782米,雅鲁藏布江在此的一个Ω形转身,造就了这里罕见的高山峡谷地貌。南迦巴瓦峰比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纬度偏高约1.6°,但自然带谱的丰富性和完整性在我国境内绝无仅有,是我国不可多得的“自然博物馆”。下图示意南迦巴瓦峰和珠穆朗玛峰自然带分布。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与珠穆朗玛峰北坡相比,南迦巴瓦峰北坡自然带谱多的主要原因是

A. 山麓海拔低,气候垂直差异显著    B. 相对高度大,植物种类多

C. 所处纬度偏低,山体高耸陡峻    D. 临近河谷,水汽充足降水多

2.南迦巴瓦峰南坡雪线明显低于珠穆朗玛峰南坡,其差异的影响因素是

A. 地形    B. 土壤    C. 气温    D. 植被

3.南迦巴瓦峰地区被称为我国的“自然博物馆”,其依据是

A. 垂直自然带谱丰富    B. 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C. 生态保持平衡状态    D. 地质演化进程漫长

 

查看答案

大约5000多万年前英国北爱尔兰东部火山活动非常活跃,在沿海地区形成一条由3.7万多根六边形、五边形石柱组成的向大海延伸约6000米长的“巨人之路”。“巨人之路”是北爱尔兰著名的旅游景点,198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自然遗产。下图示意巨人之路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巨人之路”的一根根石柱形成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 地壳运动引起的岩石断裂下陷

B. 长年海浪的侵蚀拍打作用

C. 熔融的岩浆迅速冷却收缩凝固

D. 强大海风的吹蚀风化作用

2.构成“巨人之路”的岩石属于

A. 变质岩    B. 侵入岩    C. 沉积岩    D. 喷出岩

3.构成“巨人之路”的这类岩石往往具有

A. 层理构造    B. 气孔构造    C. 片理构造    D. 板状构造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棉花从古老文明的摇篮印度走出来,几千年间,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材料一:大约公元前50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了棉花种植。棉花种植技术传入中国后,自汉至唐,只在今新疆、西南部分地区有零星种植。南宋末,长江流域种植棉花渐广。元初,“置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责民岁输木棉十万匹”。黄道婆在松江传授学自海南岛的技术,改造织机,使这里迅速成为棉纺织中心。“松江棉布,衣被天下”。元明时,各种农书都积极推广植棉和纺织技术。棉花种植迅速发展并超过桑麻,棉花成为我国纺织业的主要原料。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公元1世纪,阿拉伯商人将亚洲精美的细棉布带入欧洲。15世纪,英格兰开始出现棉花种植,随后被英国殖民者带到了英国北美殖民地。棉织品的魅力渐渐征服了欧洲人,对棉织品的需求与日俱增。18世纪中叶,棉纺织业率先出现了机器生产,英国工业革命由此开始。工业化生产扩大了对棉花的需求。英属北美殖民地南部因其自然条件适宜,棉花种植业迅速发展起来,成为英国的主要棉花原料供应地,创造了所谓“棉花王国”的神话。美国南方的种植园主千方百计向西部地区扩展棉花种植园,并且认为“人们不敢向棉花开战,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敢于向棉花开战,因为棉花就是王”。

                                ——摘编自(法)埃利·奥森纳《棉花国之旅》等

材料三:棉花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5~300C,开花、结玲和纤维发育要求在200C以上,光照充足。15世纪英国开始出现棉花种植,但其棉花种植业并未得到迅速发展。下图示意英国地理位置及伯明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降水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元明时期棉花成为中国纺织业主要原料的原因。

(2)分析限制英国棉花种植的气候条件。

(3)分析18世纪英国作为世界棉花加工中心的优势及问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