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中M1为能源地,M2为原料地,M3为市场,P1.P2分别为甲、乙两企业所在地...

下图中M1为能源地,M2为原料地,M3为市场,P1.P2分别为甲、乙两企业所在地。回答下题。

1.当企业甲选择在P1时,则该企业可能是( )

A. 印刷工业    B. 电解铝工业

C. 电子工业    D. 制糖工业

2.P2是企业乙的运费最低点。以P2点为圆心的同心圆是企业乙的等运费线,即企业乙从P2点移动而产生的单位产品运费(货币单位:元)增加额相同点的连线。假设劳动力费用(货币单位:元)从P2点向周围降低,生产单位产品所需劳动力费用在P2点为50元,L1点为42元,L2点为28元,L3点为20元,L4点为15元。当综合考虑运费和劳动力费用时,企业乙将从P2点移向( )

A. L1点    B. L2

C. L3点    D. L4

 

1. D 2. B 【解析】 1. 2.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气候分布区的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①该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②劳动力丰富 ③城市众多,市场广阔 ④机械化水平低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2.该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主要分布在(  )

A. 内蒙古草原    B. 珠江三角洲    C. 大城市周围    D. 东北平原

 

查看答案

几乎像永恒的约定,每当季节变换,生活在阿尔泰山、天山、帕米尔高原的农民便开始搬家;从山前平原搬到深山里,再从高山带回到河谷低地或沙地。他们敏锐地踩着季节的节奏,与之周旋、适应,永远在路上。当南方地区的农民以某处固定的为阡陌世界的核心时,新疆的农民却将转场当做了生活的本身,并因此形成了新疆才有的行吟诗人般的生活。阅读上述材料并完成以下问题。

1.材料中所述的搬家转场在地理学中被称为( )

A. 迁移农业    B. 混合农业

C. 乳畜业    D. 游牧业

2.材料中所述地区与季节对应关系较为科学的一组是( )

A. 山前平原夏季    B. 高山-春季

C. 河谷低地-冬季    D. 沙漠-秋季

3.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属于( )

A. 垂直地带性分异    B. 非地带性分异

C.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D. 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查看答案

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在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大牧场放牧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阿根廷主要从事养羊业

B. 美国主要从事牧牛业

C. 大牧场放牧业的杰出代表是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

D. 大牧场放牧业的条件之一是大面积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

2.下列国家从事大牧场放牧业的有(  )

A. 蒙古、丹麦    B. 日本、新西兰    C. 阿根廷、南非    D. 荷兰、法国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图中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山脉主要分布在北部。图B表示图A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某地的气候资料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判断图B可能是图A(甲、乙、丙、丁)中的某地以及制约该地农业生产的最主要气候条件是(   )

A. 甲、 温和湿润    B. 丙、 光照充足

C. 丁、 雨热不同期    D. 乙、 市场需求量小

2.下列能正确反映我国农业地域性特点的例子是

①在松嫩平原一带大力发展柑橘、香蕉等水果②在南方山地、丘陵大规模开垦梯田③在内蒙古高原东部和北部,逐步实行退耕还牧、退耕还草④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水稻、小麦、棉花、油菜等农作物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

读“美国农业带分布示意图”(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表示玉米带的序号是(   )

A.     B.

C.     D.

2.⑤农业带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A. 气候温暖湿润    B. 无霜期长

C. 土地肥沃    D. 市场广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