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海螺沟大冰瀑布(如图所示)...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海螺沟大冰瀑布(如图所示)位于海螺沟冰川的上端,最高点海拔为6750米,而最下端的海拔高度仅为2850米,是一个巨大的陡壁。当冰川运动到这里,便成瀑状下降,形成一个巨大的固体冰坝。大冰瀑布高1080米,宽1100米,是我国最高最大的冰瀑布,仿佛从蓝天直泻而下的一道银河,像顶天立地的巨大银屏,屹立在冰川上。

指出到该地旅游欣赏冰瀑布和景观需要携带的生活用品,并说明理由。

 

准备好足够的保护装备如绳索、手杖等,以防在冰雪中滑倒;属高海拔地区,氧气含量偏低,需带氧气袋(瓶)、抗缺氧药品等;日照强,紫外线强,需带防晒霜、遮阳伞等;冰雪反射阳光较强,请戴墨镜保护眼睛;高山气候易变,请注意携带御寒防雨衣物 【解析】 该题以位于海螺沟冰川的上端的海螺沟大冰瀑布为材料,考查欣赏冰瀑景观旅游活动的注意事项。 根据冰川的特点,所在地区海拔高,坡度大,气温低,反射强等特点,所以欣赏冰瀑景观需要携带的生活用品包括绳索、手杖、氧气袋(瓶)、抗缺氧药品、墨镜、防晒霜、遮阳伞等。迷路——绘制行进线路地图,在岔路设置标记;水淹——查询天气信息,选择晴天探险;观察洞壁水淹痕迹,选择安全线路;崩塌——穿戴安全防护装具;注意观察,避开不稳定岩块;缺氧——携带空气检测仪器和氧气袋(瓶);低温——提前了解洞穴环境,备好适宜的服装;野生动物(蛇、蝎、蜈蚣等)——携带防护器具,穿戴防护鞋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塔拉地区有三大台地,原为草原,上世纪60年代开始荒漠化,现流动沙丘广布,对龙羊峡水库等产生了不利影响。2012年,在塔拉滩荒漠化草场地区规划建设太阳能发电园,占地达609.6平方公里,至2017年已建为中国最大的生态光伏产业园,并将太阳能产业、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畜牧业发展紧密结合。左图示意塔拉滩的位置,右图为光伏板景观图。

(1)分析塔拉滩荒漠化对龙羊峡库区的不利影响。

(2)在工程设计中,光伏支架高出地面1.5米,光伏板的桩基为高矮不一。说明该设计的合理性。

(3)光伏板需要不定期清洗。判断该地光伏板清洗频率最高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4)分析该地大规模安装光伏板对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以色列及周边区域图

材料二  以色列采用电脑微灌技术给农业灌溉赋予了新概念,为世界干旱地区农业发展树立了榜样。该国的微灌设备由控制枢纽、管材部件和灌水系统三大部分组成。农业专家根据气象条件、土壤含水量、农作物需水量等参数编好程序,由太阳能驱动的计算机控制,利用塑料管道灌水系统密封输水,适时适量缓慢均匀地把含有肥、药的水送到植物根系或喷洒在茎叶上。

(1)分析以色列发展种植业的气候条件。

(2)简述电脑微灌技术给以色列农业带来的有利影响。

(3)试分析以色列灌溉技术发达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中高纬度湖泊水体的温度、溶解氧等物理性质具有明显的垂直差异和季节变化,湖水中的溶解氧来源于大气和水草、水藻的光合作用。下图示意美国北部湖泊夏季(a)和冬季(b)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相对于其他季节,夏季湖泊均温层内含氧量急剧减少,主要原因是

A. 水温升高,水中溶解氧逃逸    B. 细菌分解有机物加快

C. 与上层水体交换加剧    D. 鱼类呼吸消耗增多

2.冬季,与有冰覆盖但无雪覆盖的湖泊相比,冰面有厚雪覆盖的湖泊鱼类更容易死亡,其原因可能是

A. 湖水中没有光合作用    B. 水温更低

C. 湖水分层现象消失    D. 水温偏高

 

查看答案

在全球范围内,云层分布面积、纬度或高度的变化将影响全球的温度。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低空云能遮挡入射阳光(强于云层的温室效应);高空云能大量困住云层下的热量(强于云层的削弱作用)。研究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云层多少没有明显变化,但高空云升高(云层厚度和成分无明显变化)、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的趋势明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表明(  )

A. 极地东风减弱    B. 中纬西风减弱

C. 低纬信风减弱    D. 副热带高压减弱

2.高空云升高较明显的季节及其气候效应是(  )

A. 夏季、变冷    B. 夏季、变暖

C. 冬季、变冷    D. 冬季、变暖

3.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将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是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

A. 中低纬度增多,高纬度也增多

B. 中低纬度减少,但高纬度增多

C. 中低纬度增多量大于高纬度减少量

D. 中低纬度增多量少于高纬度减少量

 

查看答案

玛纳斯河山麓冲积扇是天山北麓规模最大的冲积扇,由南向北发育有多期冲积扇,不同时期形成的冲积扇之间有明显的阶梯状陡坎。玛纳斯河山前冲积扇地区第四纪活动断层发育。下图示意玛纳斯河山麓冲积扇的发展演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玛纳斯河山麓冲积扇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地势由南向北倾斜    B. 组成物质从南到北总体由粗变细

C. 耕地分布南多北少    D. 扇体边缘有大量地下水溢出

2.从各期冲积扇的位置和形态变化推测,诱发该冲积扇发生Fl至F4四期演变的地质作用,最可能是

A. 风力搬运、沉积作用    B. 变质作用    C. 冰川搬运、沉积作用    D. 地壳运动

3.玛纳斯县境内的F2冲积扇耕地上的灌溉干渠水流方向大多由

A. 东北流向西南    B. 西南流向东北    C. 东南流向西北    D. 西北流向东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