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纬度湖泊水体的温度、溶解氧等物理性质具有明显的垂直差异和季节变化,湖水中的溶解氧来源于大气和水草、水藻的光合作用。下图示意美国北部湖泊夏季(a)和冬季(b)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相对于其他季节,夏季湖泊均温层内含氧量急剧减少,主要原因是
A. 水温升高,水中溶解氧逃逸 B. 细菌分解有机物加快
C. 与上层水体交换加剧 D. 鱼类呼吸消耗增多
2.冬季,与有冰覆盖但无雪覆盖的湖泊相比,冰面有厚雪覆盖的湖泊鱼类更容易死亡,其原因可能是
A. 湖水中没有光合作用 B. 水温更低
C. 湖水分层现象消失 D. 水温偏高
在全球范围内,云层分布面积、纬度或高度的变化将影响全球的温度。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低空云能遮挡入射阳光(强于云层的温室效应);高空云能大量困住云层下的热量(强于云层的削弱作用)。研究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云层多少没有明显变化,但高空云升高(云层厚度和成分无明显变化)、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的趋势明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表明( )
A. 极地东风减弱 B. 中纬西风减弱
C. 低纬信风减弱 D. 副热带高压减弱
2.高空云升高较明显的季节及其气候效应是( )
A. 夏季、变冷 B. 夏季、变暖
C. 冬季、变冷 D. 冬季、变暖
3.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将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是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
A. 中低纬度增多,高纬度也增多
B. 中低纬度减少,但高纬度增多
C. 中低纬度增多量大于高纬度减少量
D. 中低纬度增多量少于高纬度减少量
玛纳斯河山麓冲积扇是天山北麓规模最大的冲积扇,由南向北发育有多期冲积扇,不同时期形成的冲积扇之间有明显的阶梯状陡坎。玛纳斯河山前冲积扇地区第四纪活动断层发育。下图示意玛纳斯河山麓冲积扇的发展演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玛纳斯河山麓冲积扇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地势由南向北倾斜 B. 组成物质从南到北总体由粗变细
C. 耕地分布南多北少 D. 扇体边缘有大量地下水溢出
2.从各期冲积扇的位置和形态变化推测,诱发该冲积扇发生Fl至F4四期演变的地质作用,最可能是
A. 风力搬运、沉积作用 B. 变质作用 C. 冰川搬运、沉积作用 D. 地壳运动
3.玛纳斯县境内的F2冲积扇耕地上的灌溉干渠水流方向大多由
A. 东北流向西南 B. 西南流向东北 C. 东南流向西北 D. 西北流向东南
江苏无锡是中国光伏产业最为集中的地区。自2001年首家中澳合资光伏企业成立至2011年,无锡光伏产业发展实行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关键零部件、生产设备和销售市场主要依赖国外)参与国际市场竞争。2016年,无锡市太阳能电池产能占全国总规模的50%以上,已形成包括光伏材料、电池原件、光伏组件、逆变器、运维服务、数据管理等各生产环节的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光伏制造设备的本地化率已经超过50%;企业在为客户提供电子化学品原料的同时,还针对单晶硅和多晶硅生产中的化学品污染问题,主动研发废化学品的回收再利用技术;开发了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对遥远地区的风能、光伏等发电装置远程监控、运行管理和维护的技术。
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1.与发达国家相比,2001—2011年间无锡光伏产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
A. 生产成本较低 B. 原料资源丰富
C. 交通位置优越 D. 市场需求量大
2.无锡光伏产业在短短10多年间,从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到形成全球性竞争优势,主要得益于( )
A. 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B. 智能化的运行管理和维护服务
C. 技术研发和创新
D. 废化学品的回收再利用
3.2016年,江苏省光伏累计装机容量位列全国第五,仅次于4个太阳能资源一类地区——新疆、甘肃、青海和内蒙古。在东部沿海各省区中,江苏省光伏累计装机容量居首位的比较优势是( )
A. 太阳能资源丰富
B. 国家新能源政策的扶持
C. 清洁能源市场需求量大
D. 光伏全产业链的强力支撑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小龙虾,原产于美国,后经日本引入中国,因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广受人们欢迎。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江、河、湖泊、水库、田、池塘都可以成为小龙虾的安身之所。小龙虾形似虾而甲壳坚硬,鳌狭长(见下图),喜抵穴,摄食范国包括植物根系、水生尼虫、动物尸体等。小龙虾生长速度快、适应和逃逸能力强,早年间在我国一些农村地区泛滥成灾。
分析小龙虾泛滥可能给当地环境带来的危害并指出养殖、运输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地理一一选修3:旅游地理]
小洲村,位于广州市海珠区,始建于元末明初,是广州城区内发现的最具岭南水乡特色的古村寨“小洲”,已被列为广州市首批16个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并被评为广东省生态示范村。
小洲村南临珠江南河道,隔江与番禺相望,东临牌坊河,峙对官洲岛和仑头,西北与土华村相接。小洲村是珠江几千年来冲积形成的,面积达6013.8亩,境内河涌长达10公里。村民世代以种果为生,果树成片,瀛洲生态公园与附近的果林共约2万亩,素有广州“南肺”之称。
这里至今仍保留着岭南水乡最后的小桥流水人家,走进小洲村,就好像走进了一座民俗博物馆。民居沿河而建,居民枕河而居,随处可见的百年古榕浓荫蔽日,五六百年高龄的蚝壳屋见证着岭南的曾经沧海,阡陌交错间随便跨过的一口古井都有几百年的沉淀。
简析小洲村古村落能成为广大艺术生写生基地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