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人口密度指生活在城市范围内的单位面积人口数。下图为某城市在四个不同阶段人口密度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按城市化发展过程,图中四个阶段的排序正确的是( )
A. 甲一乙一丙一丁 B. 丁一甲一乙一丙
C. 丙一丁一甲一乙 D. 乙一丙一丁一甲
2.甲阶段中距市中心10Km处,最有可能分布的城市功能区是
A. 商业 B. 行政区 C. 住宅区 D. 工业区
读2016-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右图中丁功能分区最有可能是( )
A. 商业区 B. 住宅区 C. 工业区 D. 绿化带
2.该市拟布局一个大型物流仓储中心,最宜布置在( )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1946—1964年美国出生婴儿高达7600万人,这个群体被称为“婴儿潮一代”,“婴儿潮一代”对美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下图是1970年和2000年美国人口年龄金字塔统计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引起“婴儿潮一代”人口增长率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A. 战后经济恢复和发展 B. 鼓励生育的人口政策
C. 实行宽松的移民政策 D. 新时期科学技术革命
2.随着“婴儿潮一代”步入中年期,美国人口增长特点转变为
A. 快速增长 B. 负增长
C. 稳定增长 D. 零增长
读下图,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三种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据此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图中②国0~14岁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大小及应采取的 相应正确措施是( )
A. 70% 鼓励生育 B. 60% 计划生育
C. 15% 采取移民政策 D. 30% 鼓励人员出国
下图为某地自然带分布图,基带为温带阔叶林带。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自然带分布规律是( )
A. 纬度地带性 B. 地带性 C. 垂直地带性 D. 非地带性
2.我国平原地区缺失苔原带的原因( )
A. 纬度 B. 洋流 C. 地形 D. 海陆分布
塞罕坝海拔 1010-1940 米。上世纪 60 年代林业部在这里建了林场,50 多年来,林场建设者们在 “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万亩,创造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造林过程中 发现荒山南坡难以绿化,需要攻克许多难关。下图示意塞罕坝林场的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
A. 落叶阔叶林 B. 常绿硬叶林 C. 针叶林 D. 常绿阔叶林
2.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造林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A. 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 B. 降水较少,土层较薄,砾石较多
C. 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 D. 风力较大, 受低温冻害影响大
3.塞罕坝林场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有
A. 增加生物多样性 B. 减轻风沙危害
C. 涵养水源,美化环境 D. 减缓变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