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推动了企业区位偏好的改变,时间价值成为影响企业决策的重要因素,机场周边地区成为驱动城市经济增长的新型经济空间。下图示意北京首都机场(距市中心25千米)附近制造业、物流业、金融业和商务服务业(咨询、广告、中介等)的分布密度。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表示物流业分布密度变化的曲线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在该区域内空间布局最灵活的产业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该区域的制造业最可能是
A. 电力工业 B. 钢铁工业 C. 生物制药业 D. 玩具制造业
2014年上海市建设用地开发强度为46%,已超过东京、香港等国际大都市,“十三五”期间上海市将“人口天花板”设定为2500万。下图为“2001-2017年上海市人口变化图”。
回答下列各题。
1.影响上海市人口“天花板"的主要因素是( )
A. 土地资源 B. 水资源 C. 生物资源 D. 矿产资源
2.上海市( )
A. 常住外来人口增长率先增后减 B. 2017年常住外来人口约占15%
C. 户籍人口基本保持稳定 D. 常住人口持续快速增加
青海省共和县塔拉滩(图甲)以戈壁、沙丘为主,是黄河上游风沙危害最严重地区之一。2011--2017年,塔拉滩地区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建成数十个光伏企业集聚的产业园。光伏产业 发展促进了生态改善,植被不断恢复,沙丘移动明显减缓。但植被恢复对光伏发电效率产生了 不利影响,为此园区引入牧羊业(图乙),形成了良性循环。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塔拉滩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 水土流失 B. 草场退化 C. 土地盐碱化 D. 森林破坏
2.光伏产业促进了塔拉滩的植被生长,关键是因为太阳能电池板
A. 阻挡风沙,减弱风力侵蚀 B. 反射阳光,改善光照条件
C. 吸收热量,增加土壤温度 D. 减弱蒸发,提高土壤水分
3.光伏产业园区引人牧羊业,有利于
A. 减缓沙丘移动速度 B. 提高水电发电量
C. 提高土地利用率 D. 增加植被覆盖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瑞典地处北欧,是工业发达国家。钢铁工业是瑞典的骨干产业之一,瑞典80%以上的钢铁产品用来出口。哥德堡是瑞典第一大港口和第二大工业城市,港口终年不冻,是瑞典和西欧通商的主要港埠,如下图。
材料二 瑞典能源种类及总量(单位:10亿kWh)
(1)分析哥德堡港终年不冻的原因。
(2)分析瑞典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3)说出与1 970年相比,2006年瑞典能源体系的变化特点及其对环境的积极影响。
(题文)读某历史名城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该城市旧城区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和_______。
(2)你认为旧城区中①区域和②区域形成较早的是 ,原因是什么?
(3)影响新城区出现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新城区发展沿 方向延伸。
(4)旧城区发展速度缓慢,形态基本不变,试分析可能的原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荷兰国土总面积为41526平方公里,农用土地面积249万公顷,人口约为1700万人,是欧洲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荷兰全境为低地,四分之一的土地海拔不到1米,四分之一的土地低于海面,海岸线长1075公里,沿海有1800多公里长的海坝和岸堤。十三世纪以来围垦的土地相当于荷兰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一。
材料二 荷兰玻璃温室面积约10420公顷,约占世界现代温室面积的1/4,以“玻璃城”驰名于世,温室园艺是园艺产业的主要生产方式,以花卉和蔬菜生产为主。荷兰交通便利,鹿特丹是欧洲最大的港口。
材料三 荷兰位置示意图
(1)结合材料一、三,分析荷兰沿海多海坝和岸堤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三,分析荷兰发展温室农业的主要原因。
(3)分析鹿特丹成为欧洲最大港口的主要区位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