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通过研究发现人均GDP、工业化、能源消耗和技术进步4个要素与城市空气质量变化之间...

    通过研究发现人均GDP、工业化、能源消耗和技术进步4个要素与城市空气质量变化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指统计年度内全社会实际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支出,反映技术研发投入的多少。下图为中国不同区域城市空气质量的部分社会经济影响因素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信息说明(  )

A. 工业化程度越高,城市空气质量越差

B. 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空气质量呈负相关

C. 人均GDP与城市空气质量呈正相关

D. 能源消耗与空气质量呈正相关

2.珠江三角洲城市空气质量优于其他区域说明(  )

A. 珠江三角洲技术水平较高    B. 工业化速度最快

C. 人均GDP最低    D. 能源以清洁能源为主

3.不同区域城市空气质量与R&D经费占GDP比重相关性不同说明(  )

A. 技术进步作用因区域范围大小而变化

B. 不同区域技术进步程度不同

C. 珠江三角洲区域出现异常影响因素

D. 各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大

 

1. C 2. A 3. B 【解析】 1.据图可知人均GDP与城市空气质量关系为正相关关系,人均GDP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所以说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空气质量呈正相关,人均GDP越高越有利于环境保护投入,所以C对,B错;而工业化程度高并不一定空气质量差,如珠三角工业化程度高,但城市空气质量较好,A错;图示中显示能源消耗与空气质量为负相关关系,D错;故该题选C。 2.读图可以发现,珠三角R&D经费占CDP比重与城市空气质量呈正相关关系,且影响较大,说明珠三角在经济发展中技术研发已经进入到较高水平,工业发展水平高,且污染较少。珠三角改革开放后,工业化速度快,人均GDP位于我国前列,单从空气质量优于其他地区,无法得出工业化速度最快和人均GDP最低的结论,BC错;珠三角能源消耗与城市空气质量呈负相关关系说明其能源结构不是以清洁能源为主,D错,故该题选A。 3.读图可以发现,无法得出技术进步作用因区域范围大小而变化的结论,A错;珠三角的影响因素有工业结构、技术进步程度等,无特殊影响因素,C错;各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大小和两者相关性无联系,D错;据图可知R&D经费占GDP比重与城市空气质量在不同区域相关性不同主要是因为不同区域的技术进步程度对资源利用能力与效率作用不同,故该题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中国天山冰川面积随海拔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海拔3800~4800m为天山冰川集中发育区,其原因可能是该海拔区间

A. 降水量最大    B. 受西风影响最大

C. 受冬季风影响最大    D. 降雪量与消融量的差值最大

2.天山冰川末端海拔的最小值为2640m,其分布的位置可能为

A. 伊犁河流域    B. 塔里木河流域

C. 准噶尔盆地    D. 吐鲁番一哈密盆地

3.对近50年间天山冰川面积缩小影响最直接的是

A. 冬季降水量减少    B. 夏季降水量增多

C. 夏季气温升高    D. 冬季气温升高

 

查看答案

春运是中国春节前后发生的一种由大规模人口流动导致的高交通运输压力现象,下图为2015年中国春运期间人口省际流向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得到春运节前、节后人口省际净流入流向图,其研究过程是

①实验分析并建立人口流动地理信息数据库

②运用GPS对手机用户进行空间定位

③运用GIS分析和输出人口流动轨迹地理信息数据

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③②①

D. ②①③

2.根据春运节前、节后人口省际净流入流向图,可推测

A. 东西部经济差距扩大

B. 东西向交通运量最大

C. 东部地区劳动力缺乏

D. 东部城市管理压力大

3.为监测春运期间我国积雪分布情况,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为

A. GPS

B. RS

C. GIS

D. GPRS

 

查看答案

(环境保护)

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不合理开发,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下图为甘肃省民勤北部荒漠草原至县城(绿洲)地下水位变化图。

说明“生态裂谷”的形成原因并分析其近一步发展可能造成的危害。

 

查看答案

(旅游地理)

长影世纪城位于长春市净月潭畔,是我国首个电影制片工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电影主题公园,填补了我国电影工业旅游的空白,开园至今娱乐项目共有14项,数量少且更新缓慢。目前我围有30多个与长影世纪城类似的影视主题公园,其中只有10%是盈利状态,发展势头薄弱。

针对目前状况对长影世纪城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斯里兰卡的汉班托塔距离连接苏伊士运河与马六甲海峡的印度洋主航道只有十几海里,大多数中国进出口货轮从其旁边经过,其第一个港口建于公元250年,2007年起汉班托塔港在中国的援助下开始建设,2012年6月,汉班托塔深水港开始运转,成为印度洋至太平洋地区所有舰船的最重要的后勤补给中心,2017年12月9日,斯政府向中国招商局集团正式移交该港的经营权,按照今年7月双方签署的协议,中企业将获得汉班托塔港70%的股权,并租用港口及周边土地建设工业园区,租期为99年。

(1)指出汉班托塔港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说明汉班托塔港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

(3)推测利用汉班托塔港周边土地建设工业园区可能发展的工业部门。

(4)分析汉班托塔港投入使用对斯里兰卡社会经济的有利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