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旅游地理) 长影世纪城位于长春市净月潭畔,是我国首个电影制片工业与旅游业相结合...

(旅游地理)

长影世纪城位于长春市净月潭畔,是我国首个电影制片工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电影主题公园,填补了我国电影工业旅游的空白,开园至今娱乐项目共有14项,数量少且更新缓慢。目前我围有30多个与长影世纪城类似的影视主题公园,其中只有10%是盈利状态,发展势头薄弱。

针对目前状况对长影世纪城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开发新产品、新项目,充实旅游资源,加快更新速度;注重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和游客的参与体验度;加强宜传,打造旅游品牌美誉度,提升主题公园的整体形象;以优美的自然环境为依托,营造高雅的人文环境氛围;提升服务质量,增加游客满意度,提供高质量的个性化服务 【解析】目前,长影世纪城主要是与市场不适应,自身无特色吸引项目,配套设施不完善等原因导致发展不景气。因此,针对这些现象问题改进是当务之急,根据材料,可以通过开发新产品、新项目,充实旅游资源,加快资源更新;注重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和游客的参与体验度;打造旅游品牌,提升主题公园的整体形象;营造高雅的人文环境氛围;提升服务质量,增加游客满意度,提供高质量的个性化服务,等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斯里兰卡的汉班托塔距离连接苏伊士运河与马六甲海峡的印度洋主航道只有十几海里,大多数中国进出口货轮从其旁边经过,其第一个港口建于公元250年,2007年起汉班托塔港在中国的援助下开始建设,2012年6月,汉班托塔深水港开始运转,成为印度洋至太平洋地区所有舰船的最重要的后勤补给中心,2017年12月9日,斯政府向中国招商局集团正式移交该港的经营权,按照今年7月双方签署的协议,中企业将获得汉班托塔港70%的股权,并租用港口及周边土地建设工业园区,租期为99年。

(1)指出汉班托塔港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说明汉班托塔港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

(3)推测利用汉班托塔港周边土地建设工业园区可能发展的工业部门。

(4)分析汉班托塔港投入使用对斯里兰卡社会经济的有利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三江源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河流密布、湖泊众多,是世界海拔最高、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湿地。长江、黄河、澜沧江均发源于此,素有“中华水塔”之称,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对中国的生态状况及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右图为青海省及周边地区略图。

(1)分析三江源湿地的形成原因。

(2)说出三江源湿地重要的生态价值。

(3)为遏制三江源地区环境持续恶化,提出合理的措施。

 

查看答案

区位熵是用来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指标,反映了某一区域要素在高一级区域的地位和作用,区位熵值越大,说明地位和作用越高。下表是2016年圣彼得堡城市土地利用各图层区位熵(如核心区居住用地的区位熵是核心区居住用地面积与核心区总面积的比值比上城市居住用地面积与城市总面积的比值),据此完成列各题。

1.圣彼得堡城市化正处于

A. 虚假城市化阶段    B. 郊区城市化阶段

C. 逆城市化阶段    D. 再城市化阶段

2.圣彼得堡老城区工业用地区位熵大的原因是

A. 人口密度    B. 规划建设    C. 土地价格    D. 产业结构

 

查看答案

下图为百度地图记录下的2015年春运期间人口流动数量前五位省份(直辖市)人口流动状况,五省市地域相邻省贡献了主要流动人口。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春节前后人口流动方向与图示相反的是

A. 安徽、河北、广西    B. 湖南、江西、陕西

C. 湖北、河南、宁夏    D. 四川、河南、西藏

2.五省市净流入人口波峰波谷出现时间不同的影响因素是

A. 来源地远近    B. 交通通达度    C. 职业构成    D. 年龄结构

3.能有效降低五省市春运期间人口流动强度的措施是

A. 东部地区完善社会公共服务设施    B. 东部地区加快进行高速铁路建设

C. 中西部地区大力发展节日旅游业    D. 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加工制造业

 

查看答案

低碳城市是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三亚市“十三五”低碳城市建设实施方象》提出将三亚打造成为低碳城市示范城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低碳城市建设主要是为了应对

A. 全球变暖    B. 酸雨危害    C. 城市内涝    D. 生物多样性减少

2.三亚发展低碳城市的优势条件是

A. 技术水平高    B. 政府大力支持    C. 气候宜人    D. 城市密度高

3.三亚发展低碳城市措施可行的是

A. 减少煤炭使用,提高石油利用比重

B. 大力建设城市高架,提高通行能力

C. 建设海绵城市,防止城市内涝

D.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使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