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图是我国西北某城市依“海绵城市”原理建设的道路绿化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对图中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的评价,正确的是
A. 下凹式绿化带利于雨水收集,减少内涝
B. 裸露地面铺设砂石易造成扬沙天气并堵塞下水管道
C. 绿化带面积过大,易发生城市内涝
D. 绿化带高度过低,不能发挥隔离车辆作用
2.此地因地制宜建设“海绵城市”可以
A. 增强城市热岛效应 B. 降低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C. 减轻城市交通拥堵压力 D. 缓解城市水资源不足的压力
下图为我国某特大城市近几年来平均人口迁移状况,迁入人口多以初中学历的外来人口为主。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有关人口迁移对该城市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扩大了该城市的环境人口容量 B. 加速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
C. 促进该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D. 加快该地区人口老龄化进程
2.该城市郊区目前急需加强和完善的工作不包括
A. 治安管理 B. 医疗、文化教育服务
C.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D. 环境保护
从人多力量大到1980年我国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政策,2013年启动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2016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我国的生育政策经历了三次转变。抚养比是指总体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从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政策,时间相隔不到三年,影响两次生育政策调整间隔短的主要原因是
A. 人口老龄化严重 B. 劳动力严重不足
C. 育龄妇女人数少 D. 生育观念的改变
2.制定“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 取消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B. 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压力
C. 促进城乡之间人口数量平衡 D. 拉动房地产和母婴产品消费
3.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十年内,我国
A. 总抚养比不断增长 B. 劳动人口比重在上升
C. 劳动人口的抚养压力减轻 D. 老年人口抚养比在下降
下图是“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该国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
B. ②到③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
C. ④期人口变化幅度最小,人口总数稳定
D. ③与⑤时期相比,人口总数一定相等
2.目前人口增长特点与②时期相符合的国家是( )
A. 尼日利亚 B. 韩国
C. 澳大利亚 D. 美国
下图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④国目前人口增长属于下列哪种模式( )
A. 原始型 B. 现代型
C. 传统型 D. 近代型
2.缓解①国人口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
A. 开发劳务市场 B. 实行计划生育
C. 鼓励生育和适当移民 D. 加大教育投入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图。
材料二 新疆部分(南疆)区域图。南疆地区的棉花产区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的边缘。
材料三 左图中美国,甲、乙两城市气温比较表。
(1)根据材料一、二,说出我国新疆和美国棉花生产区气候条件的最大差异。
(2)根据材料一,描述美国西部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
(3)根据材料三,比较甲、乙两城市的气温差异。
(4)分析该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可能对区域环境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