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主要是( )
A. 气候、水文两大要素 B. 生物、土壤两大要素
C. 地貌、气候两大要素 D. 地貌、生物两大要素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灵渠位于广西桂林市东北部的兴安县,凿于秦代,是目前所知的世界上最古老的盘山渠道,自古以来都是岭南与中原地区间的水路交通要道。灵渠通过高度为2.24米的“人”字形滚水坝将兴安县东面的湘江上游河道——海洋河按三七的比例分为两股,其中三分通过南渠入漓江支流,七分通过北渠归湘江,形成南渠和北渠两条相互连通的航运水道,沟通了长江水系的湘江和珠江水系的漓江。
材料二 下面图甲为灵渠及其附近水系图,图乙为灵渠水利工程示意图。
(1)推测南渠的地势特点,并说明推测理由。
(2)从图乙看,可选择在A处或B处修建南渠,把湘江水系与漓江水系连接起来,为什么灵渠实际施工选择了B处?
(3)人字坝与南渠的修建已将湘江与漓江沟通起来,为什么还要另外开凿一条北渠作为航道?
(4)近代以来,灵渠的航运地位已经显著下降,而其灌溉作用却明显增大,试分析其原因。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迅速发展,但在加工、制造和废物处理过程中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每年制造电子垃圾230万吨。电子产品升级速度越来越快,年轻人追求新款产品已成时尚,产生的电子垃圾也越来越多。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从个人的角度分析,如何减轻电子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旅游安全是指旅游活动中各相关主体的一切安全现象的总称。它包括旅游活动各环节的相关现象,也包括旅游活动中涉及的人、设备、环境等相关主体的安全现象,没有安全,便没有旅游。
请根据所学知识从消除不安全因素、控制不安全行为两方面简述旅游管理部门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
“美丽中国”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下图是《美丽中国》电视纪录片中的两幅截图。图甲:一位牧民在内蒙古的草原上牧羊(8月22日摄)。内蒙古草原绿意盎然,广阔的草原,加上点缀其间的牛羊,让草原美如画卷。图乙:夏日里(6月26日摄),拉萨拉鲁湿地水草丰美,风景如画。拉鲁湿地平均海拔超过3600米,是目前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城市天然湿地,被誉为“拉萨之肺”。
(1)分析形成图甲和图乙所示草场的自然环境差异。
(2)简述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的生产特点及其发展方向。
(3)结合“美丽中国”的内涵,从地理环境的角度,简析拉鲁湿地的存在对拉萨的意义。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早在公元前25世纪就有文字记载古玛雅文明,它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诞生于热带丛林而不是大河流域的古代文明,玛雅文明发展了天文学、象形文字及复杂的历法体系,使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为发达的文明。玛雅文明的农业用地是一种被称作“砍伐和焚烧森林植被而形成的暂时农田”。然而,奇怪的是,辉煌灿烂的玛雅文明几乎在一夜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了。下图为中美洲及相关地理事物示意图。
材料二:尼加拉瓜南部有风景秀丽的尼加拉瓜湖,太平洋与尼加拉瓜湖之间有低平的地峡相连,湖水通过与哥斯达黎加的界河圣胡安河流入加勒比海。尼加拉瓜运河是尼加拉瓜政府计划开凿的跨洋运河,工程计划于2014年开工建设,全部工程投资需要150亿 -160亿美元。但同时该工程也遭到一些批评人士的反对。
(1)说明玛雅末期原生森林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
(2)推测玛雅文明消失的地理原因。
(3)据图说明尼加拉瓜湖对圣胡安河的水文状况有什么影响?
(4)针对尼加拉瓜运河可能带来的影响,你是否支持尼加拉瓜运河的开凿,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