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工厂化农业”也称“农业车间”,即在人为控制下,通过设备、条件的改进,创造适于作...

“工厂化农业”也称“农业车间”,即在人为控制下,通过设备、条件的改进,创造适于作物生长的栽培环境,进行可控制条件下的农业生产。由于摆脱了自然环境的束缚,可以实现蔬菜、花卉、家禽家畜饲养全天候、反季节的连续性生产,从而大大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1.按农业的分类,“工厂化农业”应属于(    )

A. 种植业农业    B. 劳动密集型农业

C. 资金和技术密集农业    D. 粗放农业

2.对“工厂化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不可能出现在发展中国家    B. 不需要自然条件的投入

C. 改革开放以来已在我国出现    D. 是解决世界粮食问题的必由之路

3.根据我国国情,发展“工厂化农业”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     )

A. 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    B. 缓解了土地、水等资源的紧张状况

C. 改变了农业地域类型    D. 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1.C 2.C 3.D 【解析】 1.“工厂化农业”也称“农业车间”,即在人为控制下,通过设备、条件的改进,创造适于作物生长的栽培环境。按农业的分类,“工厂化农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技术,应属于资金和技术密集农业,C对,B、D错。可以实现蔬菜、花卉、家禽家畜饲养全天候、反季节的连续性生产,包括种植业、饲养业,A错。 2.“工厂化农业”不是高技术产业,可能出现在发展中国家,A错误。能够改造自然条件,同样需要自然条件的投入,B错误。改革开放以来已在我国出现,C正确。是解决城市蔬菜、肉、蛋、奶问题的必由之路,不从事粮食生产,D错误。 3.根据我国国情,发展“工厂化农业”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D对。需要劳动力少,不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A错。不能减少水等资源的需求,可能加剧水资源紧张状况,B错。没有改变农业地域类型,C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张某承包了0.5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如图。当地1月平均气温3。完成题。

1.张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

A.珠江三角洲  B.太湖平原  C.华北平原    D.松嫩平原

2.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需求  B.生产经验   C.自然条件  D.国家政策

 

查看答案

读图,回答2021题。

1.图中的四个国家均有典型的放牧业,其中以牧牛业为主的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上述四国中,既有发达的大牧场放牧业又有发达的商品谷物农业的是 ( )

A. ①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

下面图甲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图乙为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图甲中,字母E→F反映的是(  )

A. 城镇化进程进入加速阶段

B. 城镇化进程进入衰退阶段

C.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 城乡差距扩大

2.图乙中,a、b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其中b最可能处在图甲中的(  )

A. C时段    B. B时段

C. E时段    D. F时段

 

查看答案

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

A. 从非洲迁往西亚    B. 从亚洲迁往拉美    C. 从北美迁往拉美    D. 从欧洲迁往非洲

2.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至乙地的是( )

A. 乙地较低的工资待遇    B. 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C. 乙地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D. 甲地优美的环境

 

查看答案

读图 车速与NOx排放量关系示意,回答问题。

1.为减少城市大气污染物NOx的排放量,市区车速必须保持在( )

A. 30千米/小时    B. 35千米/小时

C. 40千米/小时    D. 45千米/小时

2.关于大气污染物NOx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属于气溶胶状态的污染物    B. 能引发温室效应

C. 产生酸雨危害    D. 影响气候,降低能见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