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经过超低温冷却,当温度下降到-161.5℃变成液体后,将其压缩储存在低温储存罐内,这就是液化天然气。亚马尔半岛位于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平原西北部,东临鄂毕湾(如下图),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中国与俄罗斯两国在此合作兴建了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项目。预计到2019年,“北极气”将从这里输往中国。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北极气”从俄罗斯输往我国,有关其最适宜运输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宜选用管道运输——气体不挥发,损耗小,安全性能高,连续性强
B. 宜选用公路运输——机动灵活,装卸方便,对自然条件的适应性强
C. 宜选用内河航运——沿鄂毕河额尔齐斯河,输送至我国新疆境内
D. 宜选用海洋运输——可利用北冰洋航线,但运费会随季节发生波动
2.与诺维港相比,图中的天然气液化基地
①夏至日的白昼更长 ②冬至日的日出更晚 ③自转的线速度更小 ④极昼期的时间更长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铁盖乡地处黄河上游龙羊峡地区,由于气候变化、超载放牧等原因,土地沙漠化率高达98.5%。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公司瞄准这片荒地建立光伏电站,几年后光伏产业园的草地植被得到了缓慢恢复。为避免草长高影响光伏发电,公司要求牧民返回草场牧羊,光伏牧羊互补逐步进入了良性循环,其农业模式经验得到推广。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公司在铁盖乡建立光伏产业园的最主要原因是
A. 气候变干,白昼时间增长 B. 利用草场资源,光伏牧羊互补
C. 土地面积大,劳动力廉价 D. 接近水电站,水电和光电互补
2.光伏产业园促使土地生产力恢复的最主要原因是光伏板能够
A. 增加反射率,气温升高 B. 提升地温,增加降水
C. 阵低风速,减少蒸发 D. 调节气温,增大日较差
3.草场恢复促使光伏发电量大增的最主要原因是
A. 蒸发增强,湿度增加 B. 气温升高,风力减小
C. 降水增加,气温降低 D. 沙尘减少,晴天增多
城市内工业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相互交织和相互影响。根据三者之间的空间关系,可将其归纳为以下3种空间分布模式:交错分布模式、零散分布模式、集中分布模式。如下图所示,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三种空间分布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工业生产规模最大的是模式Ⅲ
B. 对城市环境影响最大的是模式Ⅱ
C. 地租水平最高的是模式Ⅱ
D. 距离城市中心最远的是模式I
2.最适合在模式I区域布局的工业企业类型是
A. 飞机制造厂 B. 炼铝厂 C. 服装制造厂 D. 物流仓储厂
3.模式Ⅲ布局的优势有
①有利于降低企业内部交易成本②有利于加强企业间信息交流与技术协作③有利于共用基础设施 ④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甘肃省西部红柳峡位于酒西盆地西段,地表为砂岩夹泥岩层,岩层中间有粗玄岩(即颗粒较粗的玄武岩)、角岩、玄武岩等。地貌上凸显出一个椭圆形筒状高地M周边发育有环状和放射状节理,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筒状高地放射状节理发育最明显的方向是
A. 西南 B. 东南 C. 东北 D. 西北
2.下列属于地质学家研究该区域地质地貌科学价值的是
A. 探明该地区丰富的地下淡水资源 B. 探明该地区丰富的煤炭、油气资源
C. 推断该地区地质时期的地质构造演化 D. 通过粗玄岩中的生物化石证明海陆变迁
下图为我国某湖泊示意图,其沉积物一年中由粗和细两层组成,据材料及图示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该湖泊沉积物的主要外力作用可能是
A. 冰川作用、风化作用 B. 冰川作用、流水作用
C. 流水作用、风力作用 D. 风化作用、风力作用
2.该湖湖滨湿地广布,其中规模最大的湖滨湿地位于湖泊的
A. 西北部 B. 东北部 C. 东南部 D. 西南部
3.湖泊沉积层可还原古代气候环境,若湖底细颗粒层较厚,可推测该年比往年
A. 冬季风力偏大 B. 夏季气温偏高
C. 夏季降水偏多 D. 冬季光照较强
职住平衡是指多数职工能够在工作地点附近找到合适的住房。近年来,针对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城市问题,我国部分城市在规划中提出了促进职住平衡的思路。下图为我国某特大城市不同区域就业岗位与居民数量之比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城市地域结构推断,该城市所在地的地表环境特点是( )
A. 千沟万壑 B. 山高谷深
C. 平坦开阔 D. 河网密布
2.图中比值为0-0.11的区域所属的城市功能区是( )
A. 居住区 B. 商业区
C. 工业区 D. 文化区
3.提倡职住平衡最有助于解决城市前( )
A. 人口膨胀问题 B. 交通拥堵问题
C. 政业困难问题 D. 住房紧张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