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4日,习主席与普京总统联合发出推进“冰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中俄共同打造的“冰上丝绸之路”属于北极航道中的东北航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过白令海峡向西北航行走
A. 东北航道 B. 西北航道 C. 逆风顺水 D. 逆风逆水
2.全球气候变暖及科技迅猛发展,东北航道通航期预计从目前的3个月扩大到半年(2050年时),依据相关知识,推断现在北极东北航道的黄金航运期是
A. 6月 B. 7月 C. 8月 D. 9月
3.在现代科技支持下,推测目前东北航线发展中遇到最大困难可能是
A. 海雾 B. 浮冰
C. 沿线基础设施差,救援困难 D. 通航时间短
2018年1月网文“中国人口形势雪崩”成为网上热搜,2017年出生人口1723万人,比国家卫计委(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之初最低预测少整整200万,比日本的出生率还低,部分专家甚至推测2100年,中国人口消失一半。下图为2014年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下图中有两处明显人口年龄结构高峰,推测历史上中国人口出生最高峰可能是()
A. 1950——1960年 B. 1960——1970年
C. 1970——1980年 D. 1980——1990年
2.“中国人口形势雪崩”,主要指()
A. 出生人口数量太少 B. 全面两孩政策失效
C. 目前老龄段人口占各年龄段比重最大 D. 整体人口的将急剧萎缩
北京时间2017年11月1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批准,武汉市正式入选2017年全球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成为继深圳、上海、北京之后的中国第四个“设计之都”。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武汉能入选“设计之都”的主要原因是
A. 两江交汇,地理位置优越 B. 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
C. 交通便利,对外联系便捷 D. 高校众多,设计门类齐全
2.“设计之都”称号的获得,将有利于武汉
A. 城市空间结构的改变 B. 产业结构的升级
C. 人口年龄结构的优化 D. 基础设施的完善
某月,一位地理爱好者前往西双版纳的纳板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考察。他在日志中写道:“区域内中低山与河谷相间分布。连续几天的雷雨后,天刚放晴,走在枝繁叶茂的森林中,倒伏的树木上常可以发现各种类型大型真菌,它们的生长季到了.....”。下图为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理爱好者去纳板河的月份最可能为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1月
2.纳板河自然保护区被誉为“大型真菌王国”。下列关于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 当地良好的水热条件
②山地河谷相间分布,植被垂直差异显著③生物量大,枯枝、落叶和倒木多④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适宜真菌生长繁殖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老秃顶子为辽宁省最高峰,属于长白山系龙岗支脉向西南延伸部分。下图示意老秃顶子北坡植物群落、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丰富度的垂直梯度变化。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老秃顶子山顶部的自然带是( )
A. 山地针阔混交林带 B. 高山草甸带
C. 山地苔原带 D. 高山冰雪带
2.该山北坡草本植物种类在1167米以上明显多于较低海拔地区的原因是( )
A. 阴坡蒸发弱,空气湿度更大
B. 水土流失少,土壤更肥沃
C. 冰雪融水补给多,水源更充足
D. 上层植被遮蔽少,光照更充足
下左图示意某地区某时刻的气压形势分布图,右图是左图中40°纬线穿越的河流的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左图中⑤地与②地相比
A. ⑤地的年降水量比②地小 B. ②⑤两地七月份都吹西北风
C. ⑤地的河流汛期比②地短 D. ⑤地的自转线速度比②地大
2.在左图所示天气系统控制下,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地的天气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地受高压脊控制 B. ②地风速比①地大
C. ③地有暖锋移来,云层较厚 D. ④地吹偏南风,正值降水天气
3.关于右图中河流剖面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岩石乙比岩石甲易受侵蚀 B. 岩浆侵入活动发生在岩石乙形成后
C. 河流出现于岩石丙形成之前 D. 岩石戊形成年代比岩石丁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