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珊瑚礁是成千上万的由碳酸钙组成的珊瑚虫的骨骼在数百年至数千年的生长过程中形成的,...

珊瑚礁是成千上万的由碳酸钙组成的珊瑚虫的骨骼在数百年至数千年的生长过程中形成的,珊瑚虫生长的最佳环境是温度22-30℃、盐度34%-36%,水深不超过50米的海水,近年来,澳大利亚大堡礁因珊瑚礁内珊瑚虫逐渐死亡出现大规模白化现象,超过90%的珊瑚礁受到影响。有专家表示“我们已经无能为力,大堡礁将在20年左右时间内消失殆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海域浅海中珊瑚礁分布最多的是

A. 亚马孙河口海域    B. 赤道以南非洲西部海域

C. 加拿大西部沿海海域    D. 加勒比海海域

2.我国南海中有许多出露海面的珊瑚岛,其形成地质作用过程可能是

A. 沉积一地壳抬升—出露海面    B. 沉积一地壳下沉一出露海面

C. 侵蚀一地壳抬升一出露海面    D. 侵蚀一地壳下沉一一出露海面

3.近年来,澳大利亚大堡礁出现大规模白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水浅且水质洁净    B. 全球气候变暖

C. 水中浮游生物增多    D. 水域的盐度增高

 

1.D 2.A 3.B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信息材料的获取和解读分析能力。 1.亚马孙河口海域有大量的淡水注入,海水盐度低;赤道以南非洲西部海洋有刚果河注入大量淡水,海水盐度也较低;加拿大西部沿海海域纬度较高水温较低;因此这些地区均不适合珊瑚虫生长。而加勒比海海洋纬度较低,距大陆较远,水温和盐度等适宜珊瑚虫生长,所以本题D选项正确。 2.珊瑚岛应该是在地势低洼处温暖浅海环境下生长累积形成的,要出露海面应该是地壳抬升后露出的,因此我国南海许多出露的珊瑚岛形成的地质过程最可能的是沉积一地壳抬升—出露海面,A选项正确。 3.近年来,澳大利亚大堡礁的生存环境发生改变,水温和盐度应该发生改变而不适合珊瑚生长。结合目前全球生态环境状况,最有可能的是全球气候变暖,水温升高而不适宜珊瑚生长,所以本题B选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下为我国西南山区的传统民居景观图和该民居穿堂风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中庭院石质地面在增强“穿堂风”中的主要作用是

A. 增加地面的平整度,便于通风 B. 减少下渗,增强湿度

C. 增加房屋前后温差 D. 降低夜晚时庭院温度,便于纳凉

2.现代民居建筑若想利用穿堂风,以下设计合理的是

A. 利用厨房、卫生间做进风口 B. 房屋的朝向为东西向

C. 减少东西向墙面的长度 D. 在前后居室间墙上设窗或门洞

3.与空调冷风相比大多数人更喜欢穿堂风,主要是因为穿堂风

A. 不消耗能源 B. 风频与人体自然频率接近

C. 风力恒定 D. 风向恒定

 

查看答案

下图为北半球中纬某学校附近一处山谷的等高线、夏季某日不同时刻25 ℃等温线图,图中a、b等温线表示当地时间10点、16点气温分布状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导致该地当日25 ℃等温线不同时刻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坡向    B. 纬度

C. 海拔    D. 气压

2.“山风是沿山坡吹向谷底的风,谷风正好相反”。当日,在相同的天气和地面状况下,图中甲乙两地比较,正确的说法是(  )

A. 甲乙两地当日最高温相同

B. 上午,甲地的谷风比乙弱

C. 下午,乙地山风比甲强

D. 甲地气温日较差可能比乙地小

 

查看答案

“睡城”主要指的是大城市周边的大型社区或居民点,这些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虽有人口大量入住,但也就是局限于晚上回家睡觉,白天开车或乘车往市中心上班。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和“睡城”的形成关系最小的是

A. 房价较低    B. 就业机会较少    C. 交通便捷    D. 购物方便

2.若左图中①~⑥表示不同等级的商品,y表示人均购买商品频率(次/年),甲、乙、丙表示三个中心地。则三个中心地等级由高到低依次为

A. 甲、丙、乙    B. 甲、乙、丙    C. 乙、丙、甲    D. 丙、甲、乙

3.若左图中y表示地价的变化情况,①为研究起点,⑥为研究终点。右图为到达中心城区的交通等时线分布图(单位:小时),仅考虑图中因素,与左图中丙线的起伏最为吻合的研究路径为

A. L1→L2    B. L3→L4    C. L5→L6    D. L7→L8

 

查看答案

下图为山东省沂源县西南某局部区域等高线分布示意图。图中的东周河因溯源侵蚀,袭夺了沂河上源。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袭夺发生后,河水流向出现倒转的河段是

A. AB段    B. BC段    C. CE段    D. EF段

2.沂河上源被袭夺后,会导致

A. BC河段水流速度变缓慢    B. FG河段宽谷内水流变细变小

C. CD河段河流径流量减少    D. 大张庄夏季暴雨洪涝增多

3.有利于沂河上源被东周河袭夺的自然条件是

A. 沂河的落差比东周河大    B. 该区域地壳出现沉降运动

C. 流域内降水量明显减少    D. CD河段附近的岩体较破碎

 

查看答案

10分)(旅游地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与中西亚各国之间形成的一个在经济合作区域,大致在古丝绸之路范围之上,包括西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五省区,西南重庆、四川、云南、广西等四省市区。专家认为,旅游业应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先导产业。

材料二 下图为古丝绸之路路线图。

1)指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开发的主要不利条件(4分)

2)试说明旅游业应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先导产业的理由。(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