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2018·海南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7示意我国某地区主要交通线和...

(2018·海南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7示意我国某地区主要交通线和城镇的分布。

从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概括甲乙两地间主要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原因。

 

分布特点:(主要交通线)基本上沿山麓等高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分布。(3分) 原因:南部为山地,北部为河流。沿山麓等高线修建交通线,工程量较小;(4分)(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既避洪水,又少地质灾害威胁。(3分) 【解析】本题以某区域的交通和城镇分布图为背景,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解题时需注意题干中的限定范围,也是提示性信息---“从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结合图例可判断交通线南部为山地,北部为河流,因此图中主要交通线基本上沿山麓等高线分布,地处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 地形对交通选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工程量的大小以及水文、地质灾害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下图所示区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在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在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

(1)分析当地出现“小老头树”的环境条件。

(2)分析在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区域植树造林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结果。

(3)说明“小老头树”现象对于生态建设的启示。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我国近海海面年蒸发量的分布。部分海域蒸发强烈,出现了年蒸发量大于2000毫米的高值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年蒸发量高值区的原因是该海域

A. 海水流动快    B. 有暖流经过

C. 太阳辐射强    D. 靠近陆地

2.年蒸发量高值区海域冬季海面蒸发更强,最主要的原因是该海域冬季

A. 降水少    B. 辐射强

C. 海气温差大    D. 风力强

 

查看答案

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①固定表土            ②减少径流            ③沉积泥沙        ④降低风速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

A. 洪水期持续放水    B. 枯水期持续放水

C. 洪水期集中放水    D. 枯水期集中放水

3.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蕴涵的地理原理主要是

A. 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    B. 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

C. 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    D. 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区域的地质剖面图。该区域由地表平坦的X区和地表略有起伏的Y区组成。X区的玄武岩岩层较厚,Y区的玄武岩岩层较薄。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导致该区域分异为X区和Y区的主要原因是

A. 流水侵蚀    B. 岩层褶皱

C. 风沙侵蚀    D. 岩层断裂

2.X区和Y区的玄武岩厚度存在差异是因为

A. 喷发物质差异    B. 冷凝环境差异

C. 外力侵蚀差异    D. 地壳运动差异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海南岛的位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月1日,当海口正午时,地球上进入新年的区域面积与地球总面积的比例

A. 等于1/2    B. 多于1/2少于2/3

C. 等于2/3    D. 多于2/3

2.1月1日,与海口相比,三亚

A. 白昼更长    B. 正午太阳更低

C. 日出方位更偏南    D. 正午时刻更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