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结合以下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西部大开发的浪潮中,西北地区的水资源问题...

结合以下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西部大开发的浪潮中,西北地区的水资源问题越发引起人们的关注。西北地区水资源天然禀赋差,配置极不平衡,加之受人类活动因素影响,水土流失、荒漠化、石漠化加剧,生态环境退化严重。水资源与人口、经济、生态环境、产业结构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材料二 西北地区部分河流不同年代径流量统计表(单位:亿m3)

材料三 石羊河流域示意图及流域内水资源利用结构图、石羊河流域用水结构图

(1)结合材料一、二分析西北地区河流径流量变化特点及原因。

(2)简述西北地区河流径流量变化带来的环境问题。

(3)结合材料三,分析解决西北地区水资源问题的途径。

 

(1)特点:径流量减少。自然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萎缩,冰雪融水量减少。人为原因: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流域内用水量快速增加 (2)湖泊萎缩、干涸,天然植被枯萎、死亡,土地沙漠化、盐渍化进程加快;地下水位下降,河水矿化度上升,水质下降 (3)压缩高耗水农作物播种面积,实行退耕还草工程,大面积推行滴灌、喷灌等先进灌溉技术,大力发展节水、高效农业。 【解析】本题以西北地区为背景材料,主要考查西北地区河流流量的变化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解决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从表中可以得出,西北地区河流径流量逐渐减少。河流水量的减少主要从自然原因河人为原因两个方面进行考虑;自然原因与气候变暖,冰川萎缩,冰雪融水量减少有关,人为原因与流域内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用水量增加有关。 (2)本题主要考查西北地区河流径流量变化带来的环境问题,可以利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来进行分析。由于河流被过度利用,河流断流,湖泊干涸,土地沙漠化、盐渍化加剧,最终导致自然植被数量减少,生物多样性受损;下游地区大量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矿化度上升,盐渍化加重,水质下降。 (3)本题主要考查解决西北地区水资源问题的途径。从图中可以看出石羊河流域的最主要用水方式为农田灌溉,因此要解决该流域的水资源问题就要减少农田灌溉的用水量,提高农业用水的效率。具体措施可以通过压缩高耗水农作物播种面积,实行退耕还草工程,改变灌溉方式,大面积推行滴灌、喷灌等先进灌溉技术,大力发展节水、高效农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农业生产潜力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每年所能获得的最大可能产量。读下面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回答下题。

农业部门在粮食收获前进行估产,主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①遥感技术 ②全球定位系统 ③地理信息系统 ④数字地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左图为“我国某河流流域示意图”,右图示意左图中某时段不同区域内土地变化比例统计。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图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区域草地和水浇地面积大幅度减少    B. 农居地中变化最大的是丙区域

C. 旱地面积三区域都有所增加    D. 林地面积三区域都有所减少

2.下列措施对图1中甲、乙、丙不同区域生态环境有利的是

A. 在甲区域积极发展水田农业    B. 在乙区域发展节水农业

C. 在丙区域扩大水浇地面积    D. 在三地区均大面积植树造林

 

查看答案

(题文)下图是我国某地1985—2005年社会可持续发展示意图,回答下题。

下列说法符合情况的是:

A. 环境污染指数持续上升

B. 1985—1995年资源能源消耗指数维持较低水平

C. 该地社会可持续发展趋势最好的时期是1995~2000年

D. 资源能源消耗指数和经济发展指数一直负相关

 

查看答案

进行交通规划时,需要分析区域的地质地形条件,地基土壤类型承载力越大、地形坡度越小,车辆的通行能力越强。(注:叠加分析车辆通行能力的基本方法:平坦+岩石=容易;平坦+砂土=容易;中等+黏土=一般;中等+砂土=困难;中等+岩石=困难;陡峻+岩石=困难;陡峻+砂土=困难;陡峻+黏土=困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

1.下列车辆通行能力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2.可以对区域交通流量进行分析,并对路网规划进行预测的现代技术是(  )。

A. RS    B. GPS    C. GIS    D. 数字地球

 

查看答案

下面是太湖平原与东北平原农业相关要素比较,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太湖平原年产量高于东北平原的主要原因是(  )

A. 纬度较低,热量充足,熟制多    B. 土壤更肥沃

C. 机械化水平高    D. 地势平坦开阔

2.太湖平原自古是我国粮仓,给北方地区输送大量粮食,但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却从东北大量调入粮食,下列关于“南粮北上”被“北粮南下”所取代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太湖平原土壤贫瘠,产量下降    B. 东北平原人多地少,商品率高

C. 太湖平原城市化的推进占用耕地    D. 东北平原劳动力素质高,机械化程度好

3.下列关于两地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都位于平原地区  ②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③都位于第一阶梯④热量充足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