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人民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以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天象、气温、降水...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人民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以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规律为基准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自秦汉至今指导着我国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2017年2月3日(农历正月初七),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按照气象学标准,立春实际上是迎春。下图示意我国二十四节气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立春时,我国的冬、春季分界线(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达10℃以上为入春)大致在

A. 秦岭—淮河一线    B. 海南海口到台湾高雄一线

C. 太行山—燕山一线    D. 广西桂林到江西赣州一线

2.40年前,指导东北某地农业生产的谚语是“立夏到小满,种啥都不晚”,现在的谚语是“谷雨到立夏,种啥都不怕”。农业谚语的变化反映了

A. 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B. 当地气候变暖

C. 农业耕作技术提高    D. 当地降水增加

 

1.D 2.B 【解析】 1.由材料可知,2月3号立春,此时黄河中下游地区还是冬季,海南海口到台湾高雄一线位于热带,没有冬季,可知此时我国的冬、春季分界线应在秦岭—淮河一线和海口到高雄一线之间的广西桂林到江西赣州一线,D正确。 2.图中可知谷雨早于立夏,40年前立夏才能开始农业生产,现在谷雨就可开始,说明当地气候变暖,B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历法中用于指导农业耕种时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地球在绕太阳公转轨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即是一个节气。在公历中它们的日期是基本固定的,如“芒种”一般在6月6日。下图为某年5月25日我国部分地区冬小麦生长和收获进度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芒种”的字面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仅按此义,图示的时空位置正值“芒种”的是

A.     B.     C.     D.

2.二十四节气在公转轨道上都相隔15°但时间间隔不一定相同,其影响因素是

A. 黄赤交角的存在    B. 地球公转的方向

C. 地球公转的周期    D. 地球公转的轨道

 

查看答案

读太阳直射点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引起太阳直射点做回归运动的根本原因(      )

A. 地球自转    B. 昼夜交替    C. 黄赤交角    D. 地球公转

2.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位置时,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此时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如图示意二十四节气。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节气中北极处于极昼期的是

A. 白露    B. 寒露    C. 大寒    D. 惊蛰

2.处暑时地球

A. 公转速度由快变慢    B. 公转速度最慢

C. 公转速度由慢变快    D. 公转速度最快

3.依据二十四节气判断夏至时视太阳的黄经

A. 270°    B. 180°    C. 45°    D. 90°

 

查看答案

该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某半球俯视图,箭头所示为地球公转方向,虚线圈为回归线和极圈,最外面大圆为赤道。ABC表示晨昏线,OD两侧日期不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点经度为

A. 75°E    B. 75°W    C. 105°E    D. 105°W

2.AB表示昏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此时北京时间为7

B. 此日地球公转速度最慢

C. 此日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D. 此日北京昼长达到一年中最长

 

查看答案

某人为了使自家的太阳能热水器能充分利用太阳能,对太阳能集热板做逐日调整,其调整角度如下图甲。下图乙是他安装的测量仪记录的某日水温变化曲线(假设水箱的保温性能很好)。完成下列各题。

1.该人的家可能位于(  )

A. 北半球寒带地区    B. 北温带地区

C. 南半球热带地区    D. 南温带地区

2.乙图中测得水温的日期可能是(  )

A. 5月1日    B. 6月22日    C. 9月9日    D. 12月10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