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2014年9月,广东省东莞市在全国率先启动了“机器换人”计划。根据计划,到202...

2014年9月,广东省东莞市在全国率先启动了“机器换人”计划。根据计划,到2020年东莞工业机器人在电子、机械、食品、纺织、家具等行业普及应用,服务机器人在家政服务养老助残、医疗康复、教育娱乐等领域初步应用;每万名员工使用机器人台数从30多台提升至超过120台;将建成1-2个机器人产业因和6-8个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基地,截至2015年底,东莞已聚集了400多家机器人智能装备企业。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东莞机器换人计划的原因相关性不大的是

A. 中西部经济发展    B. 人口老龄化加强

C. 东部沿海产业升级    D. 交通运输发展

2.东莞机器人智能装备企业聚集首先得益于

A. 位于珠三角,技术水平高    B. 地方政府政策扶持

C. 产业协作条件好    D. 市场需求量大

3.机器换人计划将导致东莞

A. 劳动力素质总体提升    B. 单位产品成本长期来说上升

C. 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D. 劳动力价格下降

 

1.D 2.B 3.A 【解析】 1.机器换人计划主要应用在电子、机械、食品、纺织、家具、家政服务、养老助残、医疗康复、教育娱乐等领域,这与中西部经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东部地区产业升级、人力成本上升,人口老龄化等都有关系,但与交通运输业关系不大,选D。 2.根据材料中“率先”、“申报”等字眼可知,东莞机器人智能装备企业聚集获得了地方政府政策扶持,选B。 3.机器换人计划是在该地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当地产业升级时的应对措施,该计划将导致东莞低端产业的劳动力被机器人大量取代,而整体产业级别提升,迫使当地劳动力素质总体提升,劳动力成本上升,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读“我国某城市道路和商业中心分布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点        是该市的商业中心,其布局原则是        ;B为该市新建的专业性商品交易市场,其布局原则是           

(2)图中C、D两处,分别设置了自来水厂和钢铁厂,请分别判断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3)图中该城市交通线路的设置,最不合理的是       ,判断理由是        

 

查看答案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为满足我国城乡居民对畜产品的需求,在“十二五”期间必须提升我国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走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努力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材料二:某集团是内蒙古一家知名企业,主要生产液态奶、奶粉、原奶、冰淇凌。集团下设多家奶牛场,并与内蒙古许多牧场建立联系,以当地鲜奶为原料,就地加工,产品远销全国各地。

(1)有人说我国牧区畜牧业属大牧场放牧业,你认为合理吗?请说明理由        

(2)该集团的乳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分析其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         

(3)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区能否采用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的生产模式?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读下面“我国某地生态农业系统图”及“该地农产品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

A.广州近郊       B.成都远郊    

C.西安近郊        D.武汉郊区

(2)该地农业生态系统的三个生产过程中, __        的环境效益最大。           

(3)该市农村地区利用玉米叶片加工、编织购物袋,这种购物袋易分解且物美价廉。用它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同类用品,对环境保护的直接作用是(  )

A.减轻大气污染     B.减轻“白色污染”  C.促进生物多样性   D.减轻酸雨危害

(4)简要分析在我国农村推广和实施各类生态农业模式的重要意义           

 

查看答案

读美国东北部和我国东北地区工业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和我国鞍山、本溪都有钢铁工业分布,影响上述地区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    

(2)同美国东北部相比,我国东北地区发展工业明显不足的资源条件是什么           

(3)20世纪中后期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传统工业出现衰落,工业向南部扩散,南部新兴工业兴起,主要新兴工业部门有       

(4)与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相同,我国东北工业区也面临着传统工业衰落的问题,试根据传统工业衰落的共同原因提出振兴传统工业区的对策                    

 

查看答案

若现阶段我国大量使用清洁能源乙醇(由粮食及各种植物纤维加工而成)作为汽车燃料,将对我国产生的显著影响有

①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②提高能源利用率  ③减轻耕地压力  ④改变种植业结构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