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地表坡面分散的地表径流称为坡面径流,坡面径流侵蚀力的大小与地形、土壤和植被等因素...

地表坡面分散的地表径流称为坡面径流,坡面径流侵蚀力的大小与地形、土壤和植被等因素密切相关。地形(坡长、坡度和坡形)控制坡面流水冲刷速度和冲刷量。研究坡面径流侵蚀能为有效保护区域生态环境提供重要决策性的依据。图a表示坡面受雨面积和坡度的关系,图b表示侵蚀强度和坡度的关系。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地形与坡面侵蚀强度的关系表现为

A. 同等降雨强度,坡度越大,坡面侵蚀越强

B. 同等降雨强度,坡长越长,坡面侵蚀越强

C. 凹形坡比凸形坡的坡面侵蚀强度要大

D. 坡度大于65°时,侵蚀随坡度增加而递减

2.植被、土壤在坡面侵蚀的过程中主要作用表现为

A. 植被降低坡面径流速度,减弱坡面冲刷

B. 植被增加坡面径流量,增强坡面冲刷

C. 浅薄土层能增强下渗,减弱坡面冲刷

D. 疏松土质吸水性强,坡面侵蚀较弱

3.根据坡面侵蚀的原理,下列措施在控制土壤侵蚀、保持水土中最有效的是

A. 改良土壤结构    B. 修建坡面引水工程

C. 增加植被覆盖率    D. 打坝淤地

 

1.D 2.A 3.C 【解析】 1.据图b所示,随坡度的增大,坡面侵蚀强度先增后减。A错误。同等降雨强度,坡长越短,坡面侵蚀越强,B错误。凹形坡比凸形坡的坡面侵蚀强度要小,C错误。坡度大于65°时,侵蚀随坡度增加而递减,D正确。故选D。 2.植被、土壤在坡面侵蚀的过程中主要作用表现为降低坡面径流速度,减弱坡面冲刷,A正确。植被有涵养水源的作用,能够减小坡面径流量,B错误。浅薄土壤下渗较弱,坡面径流较大,增强坡面冲刷,C错误。疏松土质容易被冲刷,坡面侵蚀较强,D错误。故选A。 3.增加植被覆盖率能有效增强下渗,减弱地表径流,有效的减少土壤侵蚀,保持水土,C正确。ABD根据土壤坡面侵蚀原理可减弱土壤侵蚀,属工程措施,不如增加植被覆盖率这样的生物措施有效,ABD错误,C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7年6月26日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织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复兴号”动车组率先在京沪线双向首发。与“和谐号”相比,“复兴号”动车组的技术标准中中国标准占了84%(以前高铁全部都是德标或日标),是真正的“中国造”动车。中国高铁企业(中国中车)自2014年首次登陆美国以来,在波士顿、芝加哥、洛杉矶、费城等城市获得地铁和通勤客车的订单数量不断增多。目前中车在美国先后设立马萨诸塞州春田和芝加哥两个制造基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复兴号”动车组选择京沪线双向首发的主要原因有

A. 促进沿线资源开发    B. 客运市场需求旺盛

C. 基础配套设施完善    D. 沿线地质条件稳定

2.中国高铁“走出去”之初,我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与日本相比具备的优势是

A. 技术水平高    B. 运营经验丰富    C. 生产成本低    D. 安全性能高

3.中国中车在美的制造基地,招募和培训美国工人,实现“本土化”生产的主要目的是

A. 深度融入和拓展当地市场    B. 降低内部交易成本

C. 降低企业劳动力成本    D. 改善中美贸易关系

 

查看答案

下沉式道路绿化带是指将城市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和中间隔离绿化带设计成低于道路表面50-300mm,能有效将道路上灰尘和雨水收集进道路两边的绿化带。下图为武汉市某区打造海绵城市而建造的下沉式道路绿化带的照片。据此回答1-2题。

1.设计绿化带下沉深度,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A. 地势起伏    B. 降雨量及降雨强度

C. 土壤入渗率    D. 绿化带面积

2.武汉市打造下沉式道路绿化带的主要目的是

A. 补给地下水,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    B. 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C. 增加空气湿度,调节城市气候    D. 削减路面径流,缓解城市内涝

 

查看答案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鄱阳湖为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它汇集了赣、抚、信、修、饶五水,在湖口附近注入长江。2015年入冬以来,鄱阳湖进入枯水期,湖洲变成万亩“草原”。近年来,江西省酝酿在湖口修建鄱阳湖大坝。

分析鄱阳湖大坝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查看答案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长沙湘江北段的望城境内,沿江两岸分布着靖港、乔口、新康、铜官、书堂等古镇,各镇相距均在10千米以内,统称为湘江古镇群(见下图)。2015年,湘江古镇群接待游客突破5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7.8亿元,初步打响了“到靖港寻古、到乔口吃鱼、到铜官玩陶、到新康看戏、到书堂润墨”的旅游品牌。近年来,长沙市有关部门提出整体打造湘江古镇群,使之成为“中国最具魅力古镇群”。

如何将湘江古镇群打造成为“中国最具魅力古镇群”,请谈谈你的看法和建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易经》有言:“天玄而地黄”。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距今1万年前中华先民就在黄土高原上耕耘,种植粟黍,发展农业,历经万年而不绝。黄土土质疏松,吸水能力犹如海绵,能使蕴藏在深层土壤中的无机物质上升到顶层,具有“自行肥效”的能力。下图示意黄土高原范国及黄土沉积物特征与厚度分布。

(1)描述图中沉积物颗粒大小的变化特征。分别分析位置、山地、降水多少对黄土厚度的影响。

(2)若六盘山和秦岭不存在,分析推断图中最厚处黄土会发生的变化。

(3)说明坡耕地改为水平梯田对黄土厚度、水、肥的正面意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