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若尔盖草原地处黄河上游的大拐弯附近,是青藏高原在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若尔盖草原地处黄河上游的大拐弯附近,是青藏高原在隆升过程中,一个相对断陷下沉的凹地,四周群山环抱,海拔在3300米至3600米。若尔盖草原年平均气温约为0℃~2℃,年降水量约为600~700毫米,形成了我国最大的泥炭沼泽——若尔盖沼泽,沼泽面积占全区面积的20%~30%。该地泥炭资源十分丰富,平均厚度约为1米。泥炭是一种经过几千年所形成的天然沼泽地产物,质轻、持水、保肥、有利于微生物活动。泥炭是煤最原始的状态,既是栽培基质,又是良好的土壤调解剂,并含有很高的有机质、腐殖酸及营养成分。

当年红军长征经过该地时,有天然草场8080平方千米,可利用草场面积6520平方千米,是全国三大草原牧区之一。近些年来,若尔盖草原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生态噩梦,一片片沙化的“伤疤”在绿色中蔓延。300多个湖泊干涸了200多个,湿地面积萎缩超过60%,草原沙化面积已达到草原总面积的1 3%,而且还在以每年11. 65%的速度递增。下图为若尔盖草原及周边区域简图。

(1)分析若尔盖草原形成大面积沼泽的原闪。

(2)据当地调查发现:过度放牧是若尔盖草原退化的原因之一。请你为当地解决过度放牧问题提出建议。

(3)你是否赞同当地开发泥炭资源?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1)海拔较高,气温低,蒸发弱;地下多冻土,地表水不易下渗;地处凹地,地势低洼,排水不畅;位于季风区夏季降水较多,河流汇聚河水易外溢,地表水丰富 (2)合理放牧,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建设人T草场,培育优良牧草;加强宣传教育,让牧民认识到超载放牧的危害;加强牧区管理,根据草原生态预警监测情况,划定草原禁牧区;对环境恶劣、不适宜人口居住的地区,实行牛态移民;制定科学合理的牧业发展计划和管理措施(任答四点即可,其他答案合理亦可)(3)赞同。理由:沼泽面积大,泥炭储量丰富;泥炭川途广,市场需求量大;泥炭的开发能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当地居民收入;开发泥炭资源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每任答三点即可)不赞同。理由:湿地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开采泥炭会破坏湿地生态;泥炭形成需要漫长的时期,再生困难;高寒气候,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一日遭到破坏很难恢复 【解析】(1) 沼泽的成因一般从来水量大,排水量少,两方面进行分析。根据材料可知,该地区位于季风区,年降雨量约为600到700毫米降水量,降水较多,加上该地区河流较多,因此地表水丰富,可为沼泽形成提供水源。若尔盖草原,海拔在3300米至3600米,海拔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水分散失较少,同时因气温低,地下多冻土,不利于地表水下渗,四周海拔较高,内部海拔较低,四周高中间低,排水不畅。 (2) 可以围绕保护草原,控制好牲畜数量两大方面分析回答,我国青藏高原的生态脆弱区,可以实行生态移民,将部分牧民从草场上迁出来,减轻草场压力和减少草场破坏。 (3)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赞同或不赞同都可以,但是必须表明态度。解答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是:赞同,围绕开发优势条件和开发可能带来的好处,两方面进行分析。不赞同,围绕开发的限制性条件和开发可能带来的问题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根据百度地图《2017年第三季度中国城市研究报告》排名的城市人口吸引力指数前十的城市。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城市人口吸引力指数高的原因主要是

A. 经济水平高    B. 生态环境好    C. 交通便捷度高    D. 人口素质高

2.为缓解人口迁入产生的城市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

A. 迅速扩大城区规模,提升人口容纳量

B.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就业机会

C. 积极拓宽城市道路,解决交通拥堵

D. 对城市进行规划,合理布局产业

 

查看答案

下表为单独两孩政策和全面两孩政策对我国未来人口影响的预测值。其中16~54岁为劳动年龄人口,65岁及以上为老年人口。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当全面两孩政策下人口数量达到峰值时,我国

A. 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B. 就业压力最大

C. 老年人口数量最多    D.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零

2.有专家推测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实际出生的人口可能少于预期值,其原因可能是

A. 育龄妇女年龄过大    B. 抚养孩子成本高

C. 人均耕地少,粮食不足    D. 政策支持力度小

 

查看答案

艾比湖是新疆第一大咸水湖,有多条河流注入,其湖泊面积不断变化。下图为艾比湖1989-2015年入湖水量及湖泊面积变化图。读下图,完成下题。

2005年以后,导致艾比湖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全球气候变暖    B. 流域内生产用水增加

C. 流域内沙漠化加剧    D. 引湖水灌溉量增大

 

查看答案

读下图,同答下列各题。

1.图中甲洋流一定是

A. 自北向南流    B. 自南向北流    C. 暖流    D. 寒流

2.图中洋流

A. 对沿岸地区具有增温增湿作用

B. 叮以加快该海域船只的航行速度

C. 有利于该海域渔场的形成

D. 抑制沿岸荒漠环境的形成与发展

 

查看答案

下图是位于亚欧大陆40°N~50°N四地区1月和7月气温距平值(该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之差)和降水距平值(该地降水量与同纬度平均降水量之差)。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对应的气候类型依次是

A. 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B.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C. 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D. 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2.①②③④四地中

A. ①地气候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有关    B. ②地河流年径流量变化最大

C. ③地气候特点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D. ④地7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温距平值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