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下图示意1976年、1987年和2000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说明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

 

合理规划,道路选线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栖息地;在经过野生动物栖息地时,建设野生动物穿越道路的生态廊道;修建道路时尽量减少对周边植被的破坏,修复因道路施工遭破坏的植被。 【解析】试题分析: (1)大熊猫栖息地变化原因,结合材料叙述可知,该地环境的变化主要是由于不同时期人类活动导致形成的:20世纪70年代之前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20世纪70年代开始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按着这一地区经济活动的变化即可解释其原因。该题关键结合材料寻找关键信息,将人类的经济活动和动物栖息地的变化相结合进行分析。大规模采伐森钵,对植被破坏大,导致栖息地减少;读图中108国道建成于20世纪70年代得出:修建国道,导致栖息地碎片化;读图中秦岭隧道1999年建成通车,原道路废弃以及材料中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得出:人类干扰活动大幅减少,植被得到了较快恢复,促进大熊猫栖息地的恢复与扩展。 (2)该题主要考查工程建设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答题时要将生态保护作为重点,工程建设要以不破坏环境为前提,符合可持可持续发展观点是关键。具体包括合理规划,道路选线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栖息地,在经过野生动物栖息地时,野生动物穿越道路的生态廊道,修建道路时尽量减少周边植被的破坏,保护道路施工遭破坏的植被。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法国作家大仲马在《基督山伯爵》中,对马赛进行了刻画。下图为马赛的地理位置及港区旧貌图。马赛三面被石灰岩山丘所环抱,气候宜人,拥有法国最大的海港。

简述马赛成为法国天然良港的条件。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要求。

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线,景色令人震撼。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

试对“河上很少有桥”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查看答案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结合图中所示信息,说明京、津两城市间铁路线较密集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请回答两项。

2016年唐山至承德的铁路正式开通,使京津冀地区的铁路网进一步完善。

(2)唐山至承德之间铁路修建的工程难度较大。据图中所示信息说明原因。

(3)京津冀地区铁路网的完善,提升了承德市的旅游服务功能,对承德市社会经济发展有何促进作用?请回答两项。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令海峡(下图)宽35~86千米,平均水深42米,最大水深52米,海峡两侧为山地。在第四纪冰期全盛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相连,印第安人祖先由此进入美洲。冰后期,温度上升,海平面升高,白令海峡形成,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间联系受到阻碍。即使在冬季白令海峡封冻时,人们仍难以徒步跨越。

(1)分析目前在封冻时,人们难以徒步跨越白令海峡的自然原因。

(2)推测冰期全盛时印第安人祖先从亚欧大陆进入美洲大陆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3)有人提议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但由于建桥成本高等原因,未获支持。分析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成本高的原因。

 

查看答案

(题文)(2017·北京卷)下图为107国道邯郸—武汉段及其附近区域简图。读图,回答下题。

该段国道能够

①增加沿线商业网点数量        ②促进沿线地区人口流动

③缓解陇海铁路运输压力        ④促使省会城市空间形态呈带状分布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