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题文)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西走廊位于青藏高原与内蒙古高原之间,南以...

(题文)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西走廊位于青藏高原与内蒙古高原之间,南以祁连山和阿尔金山为界,北至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东起乌鞘岭,西迄甘肃与新疆交界。大部分地区海拔为1000—2500 m。河西走廊曾经是富饶的丝绸之路黄金段。河西走廊还是个“聚宝盆”,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油气储量也很丰富。下图为河西走廊示意图。

 

(1)分析河西走廊成为我国古丝绸之路黄金段的原因。

 

(2)试评价河西走廊油气资源开发的条件。

 

(1)河西走廊南北方向均为山地,而该处地势较为平坦;西北地区气候干旱,而河西走廊有冰川融水,山麓水资源较为丰富;河西走廊是人口聚居地,交通需求量大。 (2)有利条件:油气资源丰富;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西气东输由此经过,油气开采设施完善;有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支持,资金充足。 不利条件:生态环境脆弱,荒漠化严重;水资源短缺;油气开采可能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山地众多,地形条件复杂,增加了开采的难度。 【解析】试题分析:(1)河西走廊成为丝绸之路黄金段的原因就是说明丝绸之路选择该地的原因,即交通位置重要性。交通线路选择的自然因素主要是地形,社会经济因素是人口和聚落的分布。从地形来分析,河西走廊位于山麓地带,地势较为低平;从人口和聚落的分布来看,河西走廊绿洲成串分布,农业发达。从水源来看,山麓地区有高山冰雪融水,水源较为丰富。 (2)河西走廊油气资源开发的条件进行评价要从有利和不利条件两方面进行分析。有利条件主要从资源、政策、基础设施等角度分析。由材料“河西走廊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油气储量也很丰富”可知,油气资源丰富。从政策来看,有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支持。从土地资源来看,西北地区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从基础设施来看,有建成的西气东输管道经过,设施完善。不利条件主要从生态、水资源、地形等角度考虑。河西走廊地处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土地荒漠化严重。从地形来看,山地多,地势起伏大,开采难度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我国某地区7月平均气温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地所处的地形区分别是            

(2)请判断:B中心的气温应该是大于还是小于28℃?为什么?

(3)简述B地形区东西两侧降水量的差异及原因。

(4)P城市的名称是     。解释其成为夏季长江沿岸三大“火炉”之一的原因。

(5)说明F地等温线走向特点及原因。

 

查看答案

下表为我国黑龙江、海河、闽江(福建境内)、伊犁河(发源于新疆)长度、径流量和含沙量情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丙、丁四条河流依次是(    )

A. 海河、黑龙江、伊犁河、闽江    B. 闽江、黑龙江、海河、伊犁河

C. 海河、闽江、伊犁河、黑龙江    D. 黑龙江、海河、闽江、伊犁河

2.依据表中信息判断,沿岸植被条件较差的是(     )

A.     B.     C.     D.

3.以上四条河流的共同特征是(     )

A. 都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B. 流域面积均位于我国境内

C. 径流量主要受降水量影响    D. 夏季均出现丰水期

 

查看答案

读我国东部冬小麦种植区内收获期等值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1.有关我国冬小麦最主要产区及其作物熟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陕甘宁地区一年一熟    B. 冀鲁豫地区两年三熟

C. 云贵川地区一年两熟    D. 鄂湘赣地区一年三熟

2.影响图中M、R两地收获日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热量    B. 地形    C. 水分    D. 土壤

3.图中N地与R地相比较,收获时间差异及主导影响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

A. 比R地收获早--地形因素    B. 比R地收获晚--距海远近

C. 比R地收获早--季风环流    D. 比R地收获晚--地势高低

 

查看答案

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几省区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春季频繁影响我国的沙尘暴,其风沙多源于蒙古和哈萨克斯坦②受沙尘暴危害最严重的要数b省区,主要原因是干旱③该区域拥有丰富的太阳能、水能、草场和矿产资源④f省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糖料和丝绸生产基地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关于a、b两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由于晴天多,日照时间长,虽为高寒农业区,但农作物单产高

B. 农田、村镇、城市主要分布在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

C. 河流①地处亚欧板块的内部,它的下游流入缅甸

D. 平均海拔高,都拥有很多天然壮丽的湿地景观

 

查看答案

下图显示我国五省区的人口密度。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丙三省区的人口密度依次对应正确的是(   )

A. 陕、新、鲁    B. 新、陕、鲁    C. 陕、鲁、新    D. 新、鲁、陕

2.十年间,关于甲、丙两省区的人口密度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甲省区人口密度变化较小,主要是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②丙省区人口密度变化较大,主要是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③甲省区人口密度较小,反映该地环境承载量较小④丙省区人口密度变化主要是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造成的(   )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