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哈尼梯田位于云南省哀牢山南部,由河谷一直延伸到海拔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哈尼梯田位于云南省哀牢山南部,由河谷一直延伸到海拔2000多米的山上,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哈尼族人在山坡上开垦梯田,种植水稻,并挖筑了成百上千条水沟干渠,将沟渠分水引入田中进行灌溉。因山水四季长流,梯田中常年饱水,保证了稻谷的生长和丰收,在水田中还可以养鱼、养鸭。江河水蒸发升空,到高山区凝聚为云雾、雨水洒落在森林中,化为山泉瀑布,又流入大沟,分流入田,村寨在上,梯田在下,借沟水冲肥,层层梯田成为水的通道,构成了“江河—森林—村寨—梯田”良性循环生态系统。下图为哈尼梯田景观图。

(1)当地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________、_______等。

(2)“江河—森林—村寨—梯田”良性循环生态系统体现的地理思想有________、______等。

(3)下列措施中,利于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_______(多选)

A.推广大型农机,提高作物产量 B.不断砍伐森林,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多种经营 D.保持农业特色,适度发展观光农业

 

(1)历史悠久 水利工程设施完善(劳动力充足等) (2)因地制宜 可持续发展(尊重自然规律人地和谐相处等) (3)CD 【解析】试题分析: (1)水稻种植业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主要从发展历史、劳动力、市场、交通、水利工程的方面考虑。水稻种植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农业,我国西南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且廉价。从材料中可知,哈尼梯田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说明种植历史悠久。从水利工程来看,季风气候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哈尼人挖筑了成百上千条水沟干渠,保证了水稻生产对水分的需求。 (2)良性循环生态系统体现的地理思想主要有可持续发展、尊重自然规律,人地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等。 (3)该地区地势起伏大,不适合推广大型农机;不断砍伐森林不符合题干可持续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可以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多种经营,同时保持农业特色,适度发展观光农业,故选C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我国某生态农场平面示意图及其生产过程结构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这里发展肉、蛋、奶、蔬菜、鱼生产主要的区位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

(2)结构示意图所显示的生产过程中,过程________的环境效益最大。

(3)简析该农场建设生态农业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查看答案

读我国某区域循环经济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区域可能位于我国(   

A. 青藏高原    B. 塔里木盆地    C. 东北平原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2.该区域循环经济的核心部门是(   

A. 饲料厂    B. 油菜地    C. 养鱼场    D. 酒精厂

3.该循环经济(   

A. 实现了污染物的零排    B. 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

C. 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相适应    D. 产业之间不存在生产工序上的联系

 

查看答案

随着人们生态价值观的改变及对生活环境质量的关注,“绿色”作为一个概念成为很时尚的名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对“绿色消费”的理解,错误的是

A. 要求人们购买、使用绿颜色的食品    B. 尽量使用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物品

C. 尽量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    D. 尽量使用可再生物品

2.下列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

A. 美国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    B. 大力开垦沼泽,努力增产粮食

C. 在我国南方农村推广使用沼气    D. 商店出售商品时每件商品均单独包装

 

查看答案

闻名中外的月牙泉(见下图)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四周为高耸如削的鸣沙山(由流沙堆积而成)。“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堪称奇观,但近几十年来,这一沙漠奇观水位不断降低,面临消失的危险。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月牙泉近年来水位降低的原因主要是

A. 全球气候变暖    B. 冰雪融水补给过少

C. 人为拦截地表水、抽取地下水    D. 沙漠扩张造成的

2.月牙泉的厄运说明该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受下列哪种理论影响

A. 地理环境决定论    B. 人地协调论

C. 人定胜天论    D. “天人合一”思想

 

查看答案

人类社会可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即原始文明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和环境文明时代。下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的主导要素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例中甲、乙、丙、丁代表科技、资本、劳动力和土地四种要素,其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甲——土地    B. 乙——资本

C. 丙——劳动力    D. 丁——科技

2.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类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的是

A. 原始文明时代    B. 农业文明时代

C. 工业文明时代    D. 环境文明时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