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某年2月9日,在挪威新奥尔松的中国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

某年2月9日,在挪威新奥尔松的中国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中国大学生北极科考团迎来极夜后首次日出。如图示意科考团拍摄的日出照片。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科考团拍摄日出照片时,当地地方时和拍摄方向约是( )

A. 0时  正北    B. 6时  正东    C. 12时正南    D. 18时正西

2.推测该年北极黄河站极昼开始的时间是( )

A. 5月1日前后    B. 6月11日前后    C. 7月3日前后    D. 9月12日前后

3.夏至日,北极黄河站的观测者观测到的最小太阳高度约为( )

A.     B. 12.5°    C. 22°    D. 34.5°

 

1.C 2.A 3.B 【解析】 1.一天中最大太阳高度出现在当地的正午时刻。若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小于0°,则出现极夜现象。当正午太阳高度增大到0°时,极夜结束,故极夜结束后的第一次日出,出现在当地的正午时刻,即地方时12时。黄河站位于北极地区,太阳直射点始终位于当地以南,故正午时太阳位于当地的正南方向,故C正确。 2.结合材料可知,3月9日黄河站的极夜结束,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与黄河站所在的纬度度数之和为90°。根据对称原则,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相同纬度时,黄河站开始出现极昼。3月9日是春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之前约12天,则春分日之后12天左右,黄河站极昼开始,故A正确。 3.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北极地区的黄河站出现极昼,当地时间0:00太阳高度最小,此时,观测点与太阳直射点位于同一个经线圈上(但不在同一条经线上)。根据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向两侧递减的特点,此时观测点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间隔为观测点经北极点再到太阳直射点的纬度间隔,即(90°-78°55′)+(90°-23°26′)=77°39′,故此时,北极黄河站的太阳高度为90°-77°39′=12°21′,故B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马尔代夫是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著名岛国。2014年12月4日,马累海水淡化厂设备损毁导致该岛淡水供应中断。应马尔代夫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及时向其提供了饮用水等物资和资金援助。下图是马尔代夫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该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①水土流失②雾霾严重③珊瑚退化④海平面上升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电影《美人鱼》中有“当这个世界连最后一滴干净的水、一口干净的空气都没有了,钱还有什么意义呢?”的经典台词。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美人鱼》经典台词反映的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A. 生态破坏    B. 环境污染

C. 资源短缺    D. 环境污染演化问题

2.《美人鱼》经典台词所揭露的行为违背了可持续的

A. 发展的观念    B. 公平的观念    C. 环境的观念    D. 权利的观念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为东汉时期的“狩猎生产图”,图中上半部是弋射图,两个猎手正在向疾飞的群鸟弯弓瞄射。下半部是收获图,描写农夫们收割、采实、挑运的劳动场面。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狩猎生产图”反映出的人类对自然环境施加的技术手段是

A. 采集与渔猎    B. 耕作与灌溉

C. 采矿与冶炼    D. 建坝与筑路

2.关于这一时期人地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A. 征服自然,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

B. 崇拜自然,对自然既恐惧又依赖

C. 改造自然,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

D. 寻求人地协调

 

查看答案

2016年9月1日,太湖结束了长达7个月的封湖禁渔期,迎来了秋汛开捕的第一天。读太湖流域及附近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太湖定期禁渔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

A. 公平性原则    B. 持续性原则

C. 共同性原则    D. 阶段性原则

2.太湖定期禁渔,可以

A. 控制污水入湖,改善湖水质量    B. 保证渔业资源不至于过快枯竭

C. 调节太湖的流量,从而减少旱涝灾害    D. 让农民有充足的时间从事种植业生产

 

查看答案

图瓦卢是南太平洋上的一个岛国,然而由于海平面上升,再过50年,这个拥有9个小岛的国家将在世界地图中消失。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因被海水侵吞的土地不断增加,图瓦卢在6006年举国移民新西兰。图瓦卢土地被淹没的原因有

①岛屿沉降  ②海水膨胀  ③暴雨泛滥成灾  ④两极冰川融化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2.下列措施能有效减缓海平面上升的是

A. 调整生产结构,减少对能源的使用量

B. 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开发新能源,加强国际合作

C. 提高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减少对工业的依赖性

D. 分散城市人口,减少城市中二氧化碳排放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