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世界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供求”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c三曲线表...

读“世界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供求”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c三曲线表示世界可耕地总面积变化的是________,表示按现有生产水平所需耕地面积变化的是________,表示生产水平提高后所需耕地面积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   

(2)图中A点的含义是________。   

(3)欲使土地开始匮乏的时间延至B或C点,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   

(4)分析此图,说明研究环境人口容量有何意义?________。

 

(1)b;c;a(2)按现有的生产水平世界耕地供需达到平衡点的时间(3)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耕地资源等(4)研究环境人口容量,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口政策,对于缓解人口与资源、人口与环境的矛盾,最终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解析】(1)图中a、b、c三曲线表示世界可耕地总面积变化的是b ,耕地面积先增加,后逐渐减少。表示按现有生产水平所需耕地面积变化的是c,总人口不断增加,需要的耕地面积增加。表示生产水平提高后所需耕地面积变化的曲线是a,生产力水平越高,养活同样数量人口,所需耕地面积减少。 (2)图中A点的含义是按现有的生产水平,世界耕地供需达到平衡点的时间。 (3)生产力水平越高,养活同样数量人口,所需耕地面积减少。欲使土地开始匮乏的时间延至B或C点,可采取的措施有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控制人口增长,减轻土地压力,也利于使土地匮乏出现时间延长,保护耕地资源等。 (4)分析此图,可以发现,土地开始匮乏的时间,与人口增长速度呈正相关,与科学技术发展呈负相关。研究环境人口容量,有利于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口政策,对于缓解人口与资源、人口与环境的矛盾,最终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分析数据,了解国情。人口状况是制定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如图是我国六次人口普查中人口数量与年龄结构的基本情况(不包括港澳台)。读图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我国人口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总量变化明显,2010年比1953年增长了225.4%

B.与1990—2000年相比较,2000—2010年人口净增量上升

C.1964年0—14岁人口数量多于1982年0—14岁人口数量

D.2010年15—64岁人口数量高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全国人口数量

(2)从人口结构柱状图可以看出,自1964年以来0—14岁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呈________趋势,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呈________趋势。   

(3)1964年以来,我国人口总量的变化使得人均耕地面积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当前,该城市总人口约1 300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城市(  )           

A.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总人口减少 C.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D.人口净迁入量减少

(2)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  )           

A.美国  B.日本    C.俄罗斯   D.德国

 

查看答案

读“四国某年人口变动图”,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图中数据判断,人口增长属于原始型的国家是(    

A.     B.     C.     D.

2.下列关于乙国可能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口增长快,人均资源占有量减少    B. 人口增长快,加大环境人口容量

C. 人口增长缓慢,城市化进程明显减慢    D. 人口增长缓慢,出现了劳动力不足的情况

 

查看答案

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人口变化统计图(人口迁移差额率为人口迁入与迁出的差额占总人口的比重)。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四地人口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人口迁出多于迁入

B. 乙地迁入人口少于自然增长的人口

C. 丙地人口迁入多于迁出

D. 丁地迁出人口少于自然增长的人口

2.关于四地就业机会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就业机会最多    B. 乙地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C. 丙地就业机会最少    D. 丁地经济发展水平最低

 

查看答案

对于人口迁移所造成的影响,错误的是(   )

A. 在迁入地,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

B. 在迁出地,有利于加强当地与外界的各种联系

C. 在迁入地,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产生一定环境问题

D. 在迁入地,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