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呼伦湖是中国北方数千里之内唯一的大泽,水域宽广,呼伦湖鱼的种类达到30多种,生长...

呼伦湖是中国北方数千里之内唯一的大泽,水域宽广,呼伦湖鱼的种类达到30多种,生长慢。呼伦湖冬捕现在已成为该区域重要的旅游项目。每年的冬捕时间是以冰块厚度决定的,原则上45厘米以上就可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通常在12月初就可以开始冬摘,近些年的冬捕日期已经推迟到了12月末,下图为呼伦湖的地理位置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呼伦湖中鱼类生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 水温较低    B. 水质较差

C. 活动空间较小    D. 光照不足

2.近些年呼伦湖冬捕日期由12月初推迟到12月末,是因为

A. 人工成本上升    B. 旅游市场需求的变化

C.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D. 保护渔业资源的需要

 

1.A 2.C 【解析】 1.水温与鱼类的摄食、生长繁殖等都有密切的关系。每种鱼类都有其适宜的生存水温和最适生长、繁殖水温范围,不同鱼类要求不同的水温。一般来说,鱼类在其最适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其摄食量也逐渐增大,生长速度也逐渐加快,这个范围的水温维持时间越长,鱼类的个体增长越快。而呼伦湖所处纬度较高,水温低,这就导致呼伦湖中鱼类摄食时间段及摄食量都相对较小,鱼类生长相对缓慢,但呼伦湖水质较好,水域宽广,活动空间较大,光照条件较好,据此选A。 2.近些年呼伦湖冬捕日期由12月初推迟到12月末,是因为近些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水温升高,封冻时间及冻层厚度都受到影响;近些年捕捞技术提高导致冬捕的人工成本会下降;冬捕时间由冰块厚度决定,属于自然原因,不是人文原因。冬捕是对渔业资源的利用,不是保护,据此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红木家具在我国深受欢迎。我国早期的红木产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而原材料主要来自于东南亚、非洲等地。东南亚国家先后出台红木出口禁令,国内红木产业开始出现向毗邻的东南亚国家转移其初级产品的生产。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影响我国早期红木产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 土地成本    B. 劳动力成本

C. 市场    D. 原材料

2.近年来,我国红木产业有向东南亚转移的趋势,其最主要原因是

A. 市场需求的变化    B. 东南沿海土地成本上升

C. 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    D. 主要红木出口国出口政策的影响

 

查看答案

南非拟沙丁鱼喜欢生活在14℃至20℃的海水中,每年南极冰冷的洋流会沿着非洲海岸线北上,与南下的温暖海水交汇搅动深海营养物质,浮游生物繁盛,进而召唤大波的(总数可以数十亿计)南非拟沙丁鱼自南向北出发形成地球上的一大奇观。结合非洲部分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南非拟沙丁鱼自南向北出发的时间可能是

A. 5月至7月    B. 3月至5月

C. 8月至10月    D. 12月至次年2月

2.结合材料分析南非拟沙丁鱼最终到达的海域应为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天津小站稻在北方稻区有较大的知名度,限于自然条件的影响天津市水稻种植面积自20世纪末急剧下滑。随着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2016年,天津滨海新区通过发展稻蟹套养模式(一种现代化养殖技术——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辅以人为的措施,既种稻又养蟹),不但恢复停止了20年的水稻生产,还成功实现了“一地两用、一水两养”,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区域水稻种植面积急剧下滑的主要原因和影响滨海新区发展稻蟹套养模式的关键因素分别是

A. 洪涝多发   技术    B. 水资源短缺  土地

C. 水资源短缺 技术    D. 热量不足    水源

2.下列关于海河对于天津港的最大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 提供丰富的淡水资源    B. 通过便利的海河水运加强与河北地区的联系

C. 提供广阔的船舶停泊空间    D. 泥沙淤积严重,堵塞航道

 

查看答案

下图是“1992年和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比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1992年至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这反映了(       )           

A.地壳活动加剧  B.黄赤交角增大 C.太阳辐射增强 D.全球气候变暖

(2)以上现象的发生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高纬地区作物减产,低纬作物增产B.全球水量增多,水资源丰富

C.热带沙漠气候区会变得湿润 D.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

 

查看答案

下图表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利用的关系。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字母所代表的自然资源名称。A_______,B_____,C_____。   

(2)结合上图,简述自然资源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农业社会阶段:________工业社会阶段:________后工业化阶段:________。   

(3)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过程曾走过“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请在下图中增绘曲线,来表示不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中污染的变化趋势,并作简要说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