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卡尔加里和温哥华两地气温差异,任选一地分析原因...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卡尔加里和温哥华两地气温差异,任选一地分析原因。

卡尔加黑是加拿大的能源中心,在能源开发和供应上因地制宜对石油、天然气、煤炭、核能及风能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实行整体能源战略,将尖端能源技术和服务业输出到100多个国家。卡尔加里的工程师数量居该国前列。

(2)简述卡尔加里发展尖端能源技术和服务业的优势条件。

德拉姆黑勒岩柱是卡尔加里著名的旅游景点,景区内随处可见一个个5-7米像蘑菇一样的岩柱。

(3)说出德拉姆黑勒岩柱形成的主要内外力作用表现形式,并具体说明该景区应采取的旅游安全防范措施。

加拿大“冰原大道”得名于哥伦比亚冰原,因宏伟壮丽的景色而闻名遐迩,该公路穿过大面积的荒野,沿途有海拔3747米的高山和美丽的冰川,迷人的湖泊与壮观的幕布,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以及种类丰富的野生动物。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公路之一 。

(4)从自然地理环境角度阐述“冰原大道”最美的原因,概述该公路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1)卡尔加里比温哥华:各月温差大,年较差大,冬季气温较低原因:卡尔加里纬度高:地处内陆,气候大陆性强;海拔高:无山脉阻挡,冬季冷空气可以长驱直入。或:温哥华比卡尔加里:各月温差小,年较差小;冬季气温较高;原因:温哥华纬度低;地处沿海,气候海洋性强:海拔低:沿岸暖流有增温作用(2)石油、天然气、煤炭资源丰富,政策支持,国际市场广阔,技术人才集中等 (3)地壳运动,风化作用,侵蚀作用;竖立危险警示牌等 (4)地势起伏大,冰川、湖泊众多,动植物资源丰富;带动相关产业,增加就业机会等 【解析】整体分析:该题以区域地理位置示意图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工业区位、区域环境等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具备较强逻辑推理能力,难度较低。 (1)从图中可以看出,卡尔加里比温哥华各月温差大,年较差大,主要原因是卡尔加里纬度高,地处内陆,气候大陆性强,海拔高,无山脉阻挡,冬季冷空气可以长驱直入。 (2)卡尔加里发展尖端能源技术和服务业的优势条件,可以从油气资源丰富、政策支持、国际市场广阔、技术人才集中等方面回答。 (3)德拉姆黑勒岩柱形成的主要内外力作用表现形式主要是地壳运动、风化作用、侵蚀作用,该景区应采取的旅游安全防范措施是竖立危险警示牌。 (4)“冰原大道”最美的原因,可以从地势起伏大,冰川、湖泊众多,动植物资源丰富等方面回答,该公路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可以从带动相关产业、增加就业机会等方面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明确了国家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全面实施精准扶贫方略。下图为我国扶贫攻坚主战场分布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扶贫攻坚主战场主要分布在

A. 地势第三阶梯    B. 东部经济地带    C. 内流区    D. 季风区

2.精准扶贫过程中

A. 甲地打造商品棉基地    B. 乙地可实施生态移民

C. 丙地应发展立体农业    D. 丁地防治土地盐渍化

 

查看答案

“良渚古城遗址”被确定为国家2019年世界文化遗产中报项目,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年,农业生产以犁耕为主.并且拥有大型水利系统,所处的长江下游太湖地区是我国稻作农业的最早起源地之一。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历史上良渚地区种植水稻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①耕作技术先进②水源充足    ③全年高温多雨    ④台风频次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该水利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A. 运输和供水    B. 护城和旅游    C. 排水和灌溉    D. 提水和蓄水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面沉降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地面沉降

A. 保定比沧州严重    B. 幅度鲁比冀更大    C. 渤海湾沿岸地区小    D. 从城市向四周扩展

2.造成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是

A. 气候变暖导致蒸发加剧    B. 大量的人口迁移到城市

C. 人类过度开采地下资源    D. 城市服务范围不断扩大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关中盆地地形地质剖面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河流

A. 河道弯曲。右岸侵蚀强烈    B. 流量年际变化小

C. 含沙量太,季节差异明显    D. 冬末春初多凌汛

2.图示区域

A. 受秦岭阻挡,盆地内冻害少    B. 聚落多分布在平原或谷地

C. 岩层断裂处,油气资源丰富    D. 骊山与嵯峨山均为褶皱山

 

查看答案

气团是指气象要素(主要指温度和湿度)水平分布比较均匀并具有一定垂直稳定度的较大空气图。下图示意世界局部地区气团源地和移动路径。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气团

A. 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B. 为来自中纬度的冷湿气团

C. 给巴西高原带来狂风暴雨天气    D. 生成于太平洋的热带洋面

2.影响乙气团移动路径的主要是

A. 东南信风    B. 副极地低压    C. 中纬西风    D. 西风漂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