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2017年12月6日,西成高铁正式通车运营,全线长约658千米,设计时速为250...

2017年12月6日,西成高铁正式通车运营,全线长约658千米,设计时速为250千米,途经秦岭,为世界首条穿越艰险山脉的高速铁路。西成高铁陕西段的桥隧比高达94%,在秦岭中超过10千米的特长隧道就有7座,隧道群规模为全国之最。下图示意西成高铁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西成高铁陕西段的桥隧比高的主要原因是

A. 避免频发的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

B. 绕开地质复杂地段,降低工程造价与难度

C. 节省建桥资金的投入,缩短建设工期

D. 实现高铁直行,保障行车安全与高速

2.影响西成高铁建设的主导因素是

A. 科学技术因素    B. 地形地质因素

C. 社会经济因素    D. 资源物产因素

 

1.D 2.C 【解析】 1.西成高铁穿行于高密度隧道群的主要目的是实现高铁直行,保障行车安全与高速,D对。线路平直,避免频发的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不是主要目的,A错。开凿隧道,增加了工程造价与难度,B错。加大了建桥资金的投入,缩短建设工期不是主要目的,C错。 2.影响西成高铁建设的主导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是经济发展的需要,C对。科学技术因素是保障,不是主导因素,A错。科技发展,地形地质因素不再是主导因素,B错。高铁以客运为主,资源物产因素的影响小,D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鄂毕河发源于阿尔泰山脉西南坡,自东南向西北流再转北流,纵贯西西伯利亚平原,最后注入北冰洋喀拉海鄂毕湾。下图为鄂毕河水系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鄂毕河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水位季节变化小    B. 流速快,含沙量大

C. 有凌汛、春汛和夏汛    D. 流量大,航运发达

2.鄂毕河流域降水较少,但流量丰富,主要原因是

A. 上游落差大,水势汹涌    B. 流域沼泽广布,支流众多

C. 流域气候寒冷,蒸发弱    D. 地势低平,大量海水倒灌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世界两个区域海陆分布简图(阴影代表海洋)。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对图中Ⅰ、Ⅱ所在国描述错误的是

A. 两国的经济部门中都以第二产业为主    B. 两国气候都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C. 两国都位于世界重要航线上    D. 两国地形都以平原为主

2.对Ⅰ、Ⅱ所在大洲描述正确的是

A. Ⅰ所在大洲热带草原面积广大    B. Ⅱ所在大洲属于印度洋板块

C. Ⅰ所在大洲平均海拔最高    D. Ⅱ所在大洲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

 

查看答案

下图中A点以下河段被称为阿拉伯河,是由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两河汇流而成。两河共同发源于土耳其境内的山区,主要靠山区融雪和上游降雨补给,中下游地区是伊拉克灌溉农业区,建有很多灌渠和堤坝。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阿拉伯河河口的泥沙主要来自于(    )

A. K1支流    B. K2支流    C. 底格里斯河    D. 幼发拉底河

2.下列月份,图中沼泽面积最大的是(     )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

3.推测下列工业产品哪种为该国出口较多的商品(     )

A. 化肥    B. 钢铁    C. 服装    D. 水泥

 

查看答案

“雪卷”是冬天一种极为罕见的自然现象,只有在温度、湿度、风速、地形及雪花之间完美结合后才能形成。它的形成需要严格的外部条件:首先,地形为缓坡,地面上要先有一层快要结冰的积雪;其次,要在积雪上降落比较厚的的新雪,温度要保持0~1℃,否则雪卷会立即散掉;最后,时速至少达到40km的阵风,如果是持续不断的大风,雪花则会被吹散,不会形成“雪卷”。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地区,“雪卷”最有可能出现的地区是

A. 南岭    B. 青藏高原    C. 云贵高原    D. 东北平原

2.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和制约性条件分别是

A. 光照 热量    B. 降水 耕地资源    C. 昼夜温差 水源    D. 气候  地形

 

查看答案

土壤凋萎湿度是指土壤水分减少到使植物叶片开始呈现萎蔫状态时的土壞湿度,被认为是植物能够吸收的土壤水的最低值。下图为我国某地区不同树种(苗木)凋萎湿度测量结果。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对土壤凋萎湿度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

A. 气温高低    B. 土质颗粒    C. 基岩性质    D. 降水多少

2.图中树种抗旱能力最强的是(  )

A. 富士苹果    B. 山丁子    C. 久保桃    D. 山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