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是“甲、乙两国人口变化曲线图”,有关人口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1...

下图是“甲、乙两国人口变化曲线图”,有关人口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19世纪中期甲国人口急剧减少

B. 20世纪初期乙国人口增长最快

C. 在欧洲发达国家中,出现了与甲国相同的情况

D. 老年人口比率乙国高于甲国

 

C 【解析】由图中分析知,甲国在2000年左右出生率小于死亡率,出现了人口负增长,与欧洲几国相同,所以C正确。19世纪中期甲国人口出生率虽很小,但仍大于死亡率,所以总人口是上升的,A 错误;20世纪初期乙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小,人口增长并不是最快,B错误;甲国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但是乙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为正值,人口一直增长,少年儿童的人口比重较大,因此老年人口比率甲国高于乙国,D错误。故答案选C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我国旱涝灾害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P和Q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

A. 夏季风的进退    B. 海陆位置不同    C. 台风影响先后    D. 用水季节变化

2.旱涝灾害都严重的地区多

A. 人口稀少    B. 经济落后    C. 平原地形    D. 高原和盆地

 

查看答案

下图是“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预测图”,图中比重增长是与2005年相比得出的。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与2005年相比,2010年我国

A. 以清洁能源消费为主

B. 消费比重增加的均为可再生能源

C. 天然气消费增幅最大

D. 水电消费大幅度下降

2.图示煤炭比重增长的变化,说明

A. 煤炭仍然是我国的主要能源

B. 燃烧煤炭产生的环境污染总量减少

C. 煤炭产量大幅下降

D.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比重略有下降

 

查看答案

在下图所示的区域内,准备修建从A城(120.5°E,28°N)到B城的公路。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上图所示的四条备选线路方案中,最佳的是

A.     B.

C.     D.

2.一般来说,影响现代交通运输线路区位的主导因素是

A. 地形    B. 水文

C. 气候    D. 经济

 

查看答案

读“塔里木盆地”图,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塔里木盆地城镇主要分布在

A. 山间低地    B. 山谷地带

C. 盆地中部    D. 山前冲积扇

2.塔里木盆地交通线从整体看呈

A. 网状分布    B. “之”字形分布    C. 线状分布    D. 环状分布

3.影响塔里木盆地城镇和交通线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 地形    B. 气候    C. 水源    D. 土壤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某史前文明遗址的原始村落分布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先民选择居住地时,考虑的聚落布局最主要的因素是

A. 水文    B. 气候

C. 地形    D. 生物

2.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增加,图中区域M有可能发展成为聚落,其聚落的形状可能是

A. 团聚    B. 带状

C. 网状    D. 棋盘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