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下表我国四类地区典型农作物的分布,回答下列各题 1.以下关于甲、乙、丙、丁四地...

读下表我国四类地区典型农作物的分布,回答下列各题

1.以下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区域位置和农业耕作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地可能为华北平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B. 乙地可能为黑龙江北部、一年两熟

C. 丙地可能为长江中下游平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D. 丁地可能为海南省、一年两熟

2.以下关于四地的叙述有可能的是(    )

A. 乙地热量不足,不利于商品化农业发展

B. 甲地地广人稀,适合商品粮基地建设

C. 丙地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山地丘陵多,山区面积广

D. 丁地的主要环境问题为黑土肥力下降

 

1.A 2.C 【解析】 1.据图表信息可知,甲—华北平原;乙—东北平原;丙—长江以南流域;丁—珠江流域。华北平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黑龙江北部、一年一熟;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年两熟;珠江三角洲一年两熟至三熟,据此选A。 2.根据地理位置可知,甲—华北平原;乙—东北平原;丙—长江以南流域;丁—珠江流域。乙地热量不足,但地形平坦开阔,黑土肥沃,有利于商品化农业发展;甲地人多地少,水资源不足,不适合商品粮基地建设;丙地属于长江以南流域,是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地形起伏,是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丁地的主要环境问题为酸雨,据此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我国自然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貌从西向东表现为山地——高原——平原

B. 气温无论冬夏均由南向北递减,等温线和纬线大致平行

C. 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D. 河流水量从北向南依次增大

2.关于C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势高、气温低是其主要自然特征

B. 青藏高原全部位于非季风区

C. 区内尚无铁路,陆上交通依靠公路

D. 是黄河、长江、珠江等大河的发源地

 

查看答案

读某草原区位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山脉为                     

A          洋,B         

(2)此图是                      (国家)局部图;

(3)图中所示区域名为                 草原,该地的农业区域类型是               放牧的主要牲畜是            

(4)该区域发展畜牧业优越的区位条件是

 

(5)该地畜牧业具有                                                 程度高的特点。

 

查看答案

读太阳光照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所示时,北半球的节气是      太阳光直射的地理坐标是____  _;

(2)此时,营口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  _;昼长营口       广州;(大于、小于、等于)

(3)图中D地的经度是___       __;A地的昼长是            小时,日出时间是     点;

(4)图中A地位于C地的___       ___方向;C地在D地的          方向;

(5)在地球五带划分中,B地位于______带.A地位于              带;

(6)ABCD四地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角速度相同的是        

(7)BD两地地方时相差   小时,出现极昼现象的纬度范围是           

(8)如图所示,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地轴的夹角为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金玉米带即最适合玉米种植的黄金地带。吉林玉米带与大致同纬度的美国玉米带、乌克兰玉米带并称为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

材料二:“吉林省玉米种植区(40°N~42°N,125°E~128°E)分布图”。

(1)根据材料,简述吉林省东部地区未形成黄金玉米带的原因。

 

(2)试分析吉林玉米带玉米种植优越的社会经济条件.

 

(3)近年来,辽宁省北部、 黑龙江省南部、内蒙古东部部分地区也在推广种植吉林玉米,并形成吉林黄金玉米带的延长带。你认为在这些地区大规模种植玉米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读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回答:

(1)该图表示的月份是____月。图中A处的气压名称为____,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2)图中B处盛行______季风,图中C处盛行_____________季风。

(3)形成东亚季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形成南亚季风气候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亚州东部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