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材料一 当地时间2015年11月30日上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

材料一  当地时间2015年11月30日上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约方会议(COP21)和《京都议定书》第11次缔约方(CMP11)会议在法国巴黎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11月29日至11月30日赴法国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活动。大会的重点是要达成关于2020年后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协议,确定国际社会如何分担责任。(人类只拥有最后一次抑制全球变暖的机会了!)

材料二  喜马拉雅地区总共有1.5万条冰川,除两极地区的冰冠外,这些冰川是世界上冰体最大的组成部分。许多资料表明,近年来,喜马拉雅地区冰川后退的速度在逐渐加快,其中长近5千米的巴尔纳克冰川,自1990年以来,已后退了近800米。国际冰川研究会指出,如果按目前的融化速度继续下去,这些冰川在2035年之前消失的可能性非常大。

(1)将下列选项按照因果关系用字母代号把下图填写完整:

A.全球海平面上升         B.海洋表层出现的热膨胀

C.极地冰雪融化            D.沿海低地、良田、城市被淹

E.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升高  F.大量燃烧矿物化石燃料

G.全球平均气温上升        H.大量森林植被遭受破坏与砍伐

(2)从个人生活角度,我们应采取哪些行动来为抑制全球变暖做出贡献。

 

(1) (2)乘坐公交车辆;夏季着短装,减少空调使用;主动向周围人群宣传环保观点;尽量购买绿色产品;节约纸张,爱护公共设施;喝光矿泉水瓶内的每一滴水,回收瓶子本身。 【解析】(1)结合箭头方向, 由于人类的不合理活动,F大量燃烧矿物化石燃料,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气候,H大量森林植被遭受破坏与砍伐,植被吸收的二氧化碳减少,导致E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升高。大气保温效应增强,G全球平均气温上升,C极地冰雪融化。气温升高,B海洋表层出现的热膨胀。最终导致A全球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良田、城市被淹。 (2)抑制全球变暖,主要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吸收。从个人生活角度,我们应采取抑制全球变暖的措施。乘坐公交车辆;夏季着短装,减少空调使用;主动向周围人群宣传环保观点;尽量购买绿色产品;主要具体活动措施有节约纸张,爱护公共设施。喝光矿泉水瓶内的每一滴水,回收瓶子本身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我国部分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自然带的名称分别是:

A            B              C               

(2)从图中可以看出,各自然带大体沿着       (经或纬)线方向更替,明显地反映出地理环境的        地域分异规律。这一规律的形成是以        为基础在           (低、中、高)纬度地区最明显。

(3)若从北京到广州,沿途所看见的自然带景观,反映出地理环境的           地域分异规律,这一规律的形成是以          为基础。

 

查看答案

读“某假想地域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完成问题。

1.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发生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

A. 大气环流    B. 海陆位置    C. 地形    D. 人类活动

2.图中所示地域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体现了(   )

A.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 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D. 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查看答案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认识和利用资源的深度和广度在不断加强。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 气候资源    B. 森林资源    C. 太阳能资源    D. 矿产资源

2.内燃机的出现标志着世界能源进入(   )

A. 木柴时代    B. 煤炭时代    C. 石油时代    D. 核能时代

 

查看答案

读甲人口增长率曲线图和乙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回答下面小题。

1.甲城市人口呈现正增长的开始时期是(    )

A.     B.     C.     D.

2.如果只考虑人口的自然增长,关于乙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时人口数量比③时多    B. ②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C. ③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D. ④时人口数量达最小值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某省连续三年人口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信息反映了该省(  )

①养老保障压力较大 ②人口外迁现象明显③人口容量逐年下降 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促使该省(  )

A. 城市等级提升    B. 逆城市化加剧    C. 相关产业发展    D. 人口承载力变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