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中国分区图”,回答下列各题。 1.导致甲、乙两区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读“中国分区图”,回答下列各题。

1.导致甲、乙两区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海陆位置

B. 乙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的时间比甲区长

C. 纬度位置

D. 甲地靠近冬季风的源地

2.丙区的自然景观与甲、乙两区截然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 丙区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降水量少    B. 甲、乙两区日照时间长、积温高

C. 甲、乙两区人类活动的历史悠久,人口密度大    D. 丙区全年气温低,光照时数少

3.①地一月份的平均气温与②地多年平均降水量最有可能为

A. 18℃   875 mm    B. 5℃  733 mm    C. -6℃  875 mm    D. -28℃  733 mm

 

1.C 2.A 3.C 【解析】 1.读图可知,甲为我国北方地区,乙为南方地区,两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纬度高,热量少,纬度低,热量多。 2.读图可知,丙为我国西北地区,该地区自然景观以大漠风光为主,与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明显不同,其主要原因是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 3.读图可知,①位于秦岭以北,1月平均气温低于0℃,但地处温带,不可能低于-20℃;②位于秦岭以南,多年平均降水量最有可能为875 mm。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甲、乙两幅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湖泊,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一架飞机从城市①沿最近航线飞往城市②,飞机飞行的方向是

A. 一直向东飞行    B. 一直向西飞行

C. 先向西北,再向西南    D. 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2.甲、乙两图湖泊所在地区储量丰富的资源分别是

A. 石油 煤炭    B. 石油 铁矿    C. 煤炭 石油    D. 天然气 铜矿

3.下列有关甲、乙两图中湖泊及沿岸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两湖泊都位于大陆内部,属于咸水湖,均为所在大洲最大的湖泊

B. 两湖泊沿岸地区均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甲图所在地区降水比乙图地区多

C. 注入甲图中湖泊的最大河流是多瑙河,河流流经了8个国家

D. 乙湖泊沿岸地区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面向市场的乳畜业

 

查看答案

下图是经纬网和中国著名山脉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四个小黑点为中国领土的四至点。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我国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我国的陆地面积位居世界第四位

B. 领土的最北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交汇处

C. 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东海、黄海、南海

D. 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气候复杂多样

2.图中山脉

A. ①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B. ②位于青藏高原,是黄河的发源地

C. ③是农耕区与牧区的分界线    D. ④是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

3.图中山脉④的南、北两侧分别是

A. 湖南省、江西省    B. 四川盆地、黄土高原

C. 珠江流域、长江流域    D. 落叶林带、草原带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单位米)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水域面积约为

A. 15 km2    B. 1.5km2

C. 0.15km2    D. 0.015 km2

2.图中陡崖的最大高差可能是

A. 100米    B. 150米

C. 190米    D. 200米

3.若要安排露营活动,最不适宜的地点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阅读相关人口信息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情况和流动人口城乡构成表。

(1)根据材料一说明我国近年来人口流动的特点。

(2)上海市是目前我国外来人口(流动人口)最多的城市,请分析外来人口对上海市城市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计划修建从a村到b镇的公路,在图中①②两个线路方案中,你认为较为合理的是   ,理由是    

(2)a聚落与b聚落同属于一个行政区而b聚落发展成为了人口规模较大的乡镇,试分析这种差异形成的自然原因           

(3)河流在b聚落发展中的主要作用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