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下面一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材料二:乙地某...

读下面一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材料二:乙地某山谷冰川构造示意图

材料三:丙区域放大图

(1)材料一所示季节该区域河流处于________(丰水、枯水)期,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此季节,图中洋流向____(东、西)流。

(2)甲地地带性植被是________,由甲地向西至我国新疆南疆,自然景观变化主要体现出陆地环境的________分异规律。甲地是我国著名的引黄灌溉农耕区,这里灌溉不合理容易引起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冰温越高,补给越快,冰川冰就越活跃。乙地山谷冰川与藏北高原冰川相比,流动速度更____。冰川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很好地体现了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大量侧碛物随冰川向低海拔地区"流动",主要体现了冰川的________作用,终碛垄的形成体现了冰川的________作用。若要准确了解冰舌在不同年份的位置,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________。

(4)指出丙地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并分析其产生原因。

 

(1)枯水;亚洲陆地受强大冷高压控制,说明是冬季,降水少;西 (2)温带草原;由沿海向内陆;次生盐碱化 (3)快;侵蚀、搬运;堆积;GPS (4)洪涝(答旱涝亦可)丙地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总量大,雨季集中;河网密集,径流汇入量大;地势低平,排洪不畅。 【解析】试题考查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外力作用、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 (1)从材料一图中可看出,亚欧大陆受高压控制,为冬季;冬季图示区域河流处于枯水期;图中洋流位于北印度洋,冬季南亚吹东北风,图中洋流向西流。 (2)图中甲地位于我国内蒙古,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带性植被是温带草原;由甲地向西至我国新疆南疆,自然景观由草原过渡为荒漠,体现出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甲地是河套平原,所处地区气候干旱,不合理灌溉易出现次生盐碱化问题。 (3)图中乙地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山谷冰川与藏北高原冰川相比,气温高,冰川流动速度快;大量侧碛物随冰川向低海拔地区"流动",主要体现了冰川的侵蚀和搬运作用,终碛垄的形成体现了冰川的堆积作用。准确了解冰舌在不同年份的位置,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全球定位系统(GPS)。 (4)图中丙地位于恒河三角洲,是热带季风气候,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是旱涝;因丙地是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降水总量大,且降水集中在夏季;恒河三角洲河网密集,径流汇入量大,且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L湖原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近年来已演变成微咸水湖。现在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而东部沿岸几乎没有。下图示意L湖及周边地区,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正确描述甲、乙两河与L湖相互关系的是

A. 甲河秋季输入L湖泥沙最多    B. 甲河流量变化深受L湖影响

C. 乙河是L湖重要补给水源    D. 乙河对L湖具有排盐作用

2.对L湖东、西两岸芦苇分布差异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A. 主导风向    B. 湖水盐度    C. 沿岸坡度    D. 土壤肥力

3.该湖湖泊水位最高时

A. 德干高原的河流处于丰水期    B. 乌兰巴托的日出时间越来越早

C. 西双版纳正在举办泼水节    D. 开普敦附近海域风平浪静

 

查看答案

读世界某地气候资料,回答下面小题。

1.该种气候类型可能分布在

A. 孟买    B. 巴西利亚    C. 新加坡    D. 首尔

2.该地河流

A. 冬季有断流    B. 季节变化小    C. 有凌汛现象    D. 年际变化大

3.该城市规划建设化学工业区的最理想区域位置是

A. 城区内    B. 东北郊    C. 西南郊    D. 西北郊

 

查看答案

读图,左图示意某岛地理位置,右图表示201 6年10月3日至4日某天气系统经过该岛时的天气资料。回答下面小题。

1.经过该岛的天气系统是

A. 冷锋    B. 暖锋    C. 气旋    D. 反气旋

2.该天气系统位于图中①地时

A. ②地大风降温    B. 机场附近地区阴雨连绵

C. 风景区盛行西北风    D. 夏威夷高压在其偏东洋面

 

查看答案

下图中左图是某国部分地区示意图,右图是甲地气候统计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阴影部分农作物最可能是(    )

A. 水稻    B. 小麦    C. 黄麻    D. 甜菜

2.季风为甲地带来丰沛降水,与该季风的成因紧密相关的是(    )

A. 东南信风北移    B. 东北信风南移

C. 赤道低气压带北移    D. 副热带高压带南移

 

查看答案

从秦岭第二高峰鳌山(海拔3475米)沿山脊徒步至第一高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的户外徒步线路——鳌太线,以山水形胜而出名。但其积雪多、难度大、危险性高对户外爱好者提出挑战,尤其以称为“石海” 一段的路段最难,基本上是在碎石上攀爬。 下图示意“石海”景观与秦岭太白山北坡植被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从安全角度考虑,一年中最适合在鳌太线上徒步旅行的时期是(   )

A. 1、2月    B. 4、5月    C. 7、8月    D. 10、11月

2.推测“石海”出现的位置在(   )

A. 落叶阔叶林之下    B. 落叶阔叶林与针阔混交林之间

C. 针阔混交林与高山灌丛草甸之间    D. 高山灌丛草甸之上

3.与“石海”形成过程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   )

A. 气温的日变化    B. 气温的季节变化

C. 降水的日变化    D. 降水的季节变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