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树木涂白是指用涂白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磺)将树干部分涂成白色,是绿化植物养护...

树木涂白是指用涂白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磺)将树干部分涂成白色,是绿化植物养护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目的是确保绿化植物安全越冬。近日,绿化部门对城区主要道路、景区、游园等地的树木进行了统一涂白,行道树树干刷白高度统一控制在离地面1.5米处,视觉上达到整齐划一、美观大方的效果(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绿化部门对城区行道树涂白的目的是

①杀菌、防止病菌感染             ②杀虫、防虫,减少下一年病虫害的发生 

③起到一定美化作用               ④防冻害、避免早春霜害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2.关于树木涂白的作用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有效减少地面长波辐射,防止地面热量大量流失

B. 使得树干白天和夜间的温差不大,减少树皮开裂

C. 使得树木萌芽和开花提前,以躲过早春低温冻害

D. 增加树木对阳光的吸收率,减少冻害发生的概率

 

1.C 2.B 【解析】 1.据材料可知,行道树涂白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磺可以起到杀菌、杀虫作用和防冻害的作用,②④正确;从材料中可知视觉上达到整齐划一、美观大方的效果,即涂白可起到美化作用,③正确;树木涂白不能吸收声波,消除噪音,①错误。故选A。 2.树木涂白不会影响地面辐射,也不会影响气温,因此也不会影响树木萌芽和开花时间,AC错误;树木涂白可以反射阳光,减弱树干吸收太阳辐射,使得树干白天和夜间的温差不大,减少树皮开裂,B正确,D错误。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热带地区原始的耕作方式多为刀耕火种。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是因为尼罗河泛滥区

A. 用水便利    B. 土壤肥沃

C. 地势平坦    D. 植被缺失

2.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

A. 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    B. 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

C.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    D.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

3.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于

A. 热带雨林气候区    B. 地中海气候区

C. 热带草原气候区    D. 热带季风气候区

 

查看答案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石材是道路、桥梁建设及装饰的重要原料之一。石材加工的流程有锯割加工、研磨抛光、切断加工、凿切加工等。锯泥是石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石粉与水的混合物。云南大理石材资源丰富,当地正不断加快对大理石矿藏的开发。下图为大理地理位置示意图。

说明大理加快对大理石矿藏的开发给当地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查看答案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玻璃栈道是由钢化玻璃凌空高架在悬崖峭壁上形成的旅游观光悬空透明栈道。近年来,许多旅游景区修建玻璃栈道。在玻璃栈道上除了体验刺激、惊险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欣赏美景。玻璃栈道上视野开阔,风景优美。下图为玻璃栈道景观图。

分析旅游景区玻璃栈道兴起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油橄榄为著名的亚热带果树,是重要的经济林木,喜光、喜温暖,喜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石灰质土壤,稍耐干旱,不耐湿。有些品种的橄榄树抗寒性较强,-8~-10 ℃的短时低温也不致对树体构成伤害,但不能持久。一旦受冻,它的解冻速度很慢,不能很快进入生长期,形成冻害。在接近0 ℃的温度下至少持续几十个小时,有利于它的花芽分化,从而为丰收打下基础。

材料二 油橄榄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意大利、突尼斯、西班牙、希腊为集中产地。甘肃陇南市武都区引种油橄榄始于1975年,油橄榄主要种植在白龙江沿岸及其河谷坡地地带。油橄榄广泛应用于食品、医疗、美容、化工等行业。2004年,武都油橄榄被审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16年,陇南市油橄榄累计种植面积已超过50万亩。

材料三 下图为陇南市位置图。

(1)油橄榄叶小且硬,表面有一层厚厚的蜡质。结合油橄榄主要分布区的气候条件,说明该叶片特征的好处。

(2)说明白龙江沿岸及其河谷坡地地带种植油橄榄的有利自然条件。

(3)简析陇南地区发展油橄榄加工业的区位优势。

(4)有人认为武都区应该扩大油橄榄种植规模,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巴西酿造葡萄酒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532年,但由于巴西的气候特点及当时比较原始的葡萄栽培方式,葡萄树很容易感染真菌疾病。直到19世纪中期,巴西引进了伊莎贝拉等葡萄品种后,情况才开始好转。目前巴西有将近9万公顷的葡萄园,已成为南半球第五大葡萄酒生产国。下面为巴西局部区域图及巴西利亚与彼得罗利纳两地的气温和降水量资料图。

(1)与彼得罗利纳相比,指出巴西利亚的气候特点,并分析该气候特点的形成原因。

(2)相对于巴西其他地区而言,以彼得罗利纳附近河谷地区所产葡萄为原料的葡萄酒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试分析其自然原因。

(3)我国某企业准备在萨尔瓦多建设大型葡萄酒厂,为就近获得原料供应,该企业计划在当地大规模引种产自彼得罗利纳河谷的优质葡萄品种,你认为是否可行?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