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题文)环境保护 戈壁红驼属于双峰驼品种内的一个品系,它是“草原五畜”( 骆驼、...

(题文)环境保护

戈壁红驼属于双峰驼品种内的一个品系,它是“草原五畜”( 骆驼、马、牛、绵羊和山羊)中最能涵养生态的一种,红驼走过之地,鼠害都随之减少。特殊的生理机能使它们适应了这里严酷的自然环境。红驼吃的是‘走马草’,这里一口那里一口,吃一顿要走几十公里,遍地丛生的梭梭草是它们的美食。梭梭草是一种杂性恶草,繁殖速度快,需要不定期的进行平茬。下图示意戈壁红驼群和双峰驼主要分布区域。

牧民说红驼不是环境的破坏者,而是荒漠草原戈壁的守护者,为什么?

 

①红驼食性广而杂,游走的进食方式有利于保护植被,给植被留出再生的充分时间;②啃食沙生植物嫩枝,防止恶性杂草过度繁殖,抑制梭梭草泛滥;③它的粪便散落在荒漠中,能改善土壤(增加土壤肥力)、促进沙生植物生长;④红驼进食的同时大范围踩塌老鼠的沙窝,能减少草原“鼠灾”;⑤红驼耐旱、喜食盐碱植被,能平衡戈壁荒漠的生态系统。 【解析】考查红驼对荒漠草原戈壁的生态作用。 牧民说红驼是荒漠草原戈壁的守护者,原因读材料可知,红驼食性广而杂,红驼吃的是‘走马草’,这里一口那里一口,吃一顿要走几十公里,游走的进食方式有利于保护植被;遍地丛生的梭梭草是它们的美食。梭梭草是一种杂性恶草,繁殖速度快,啃食沙生植物嫩枝,防止恶性杂草过渡繁殖,抑制梭梭草泛滥;它的粪便能改善土壤,促进沙生植物生长;红驼走过之地,鼠害都随之减少,能减少草原“鼠灾”;红驼耐旱、喜食盐碱植被,能平衡戈壁荒漠的生态系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旅游地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工堰市(图),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距成都市区约50公里,是世界上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都江堰景区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都江堰距青城山景区约20公里。2017年都江堰市提出建设国际生态旅游名城的目标。

简述都江堰市建设国际生态旅游名城的优势

 

查看答案

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自古就重视水利,修建了大量著名的水利工程,惠及当代和后人。郑国渠系公元前246年,秦王采纳韩国人郑国的建议兴修的大型灌溉渠。该工程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300千米,灌溉东西数百里、南北数十里的关中平原4万余顷的田地,同时兼有其他环境效益。

材料二 下图示意秦代郑国渠与西汉白渠经行路线。

(1)分析秦囤修建郑国渠的原因,并评价其选线的合理性。

(2)郑国渠开凿以来,干渠首部逐渐抬高,水流不能入渠,历代以来在谷口地方不断改变河水入渠处。请说明原因。

(3)分析郑国渠、白渠的修建对关中地区产生的综合效益。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不知火又称丑橘(下图)。每年3月开花,4月就挂果,次年2—3月成熟。喜肥沃酸性土壤,对水分要求高,不耐寒,忌渍。整个生长期橘农需要进行修剪、梳果、套装或覆膜、采摘等农事管理活动。不知火虽然外表丑陋,但口感好,维生素C含量极高,含糖量丰富,而且政府积极推广,深受市场欢迎,是近年来大城市最“火”的水果。

位于湘西北武陵山脉东南侧的石门县蒙泉镇,决定以扶贫项目的方式引种不知火,计划将镇上的一万亩橘园采用栽种幼苗或嫁接的形式种植不知火,但对此项计划当地橘农的反响却并不积极。下图为不知火图片资料和石门县分布图。

(1)分析石门蒙泉镇引种不知火的自然条件。

(2)说明不知火成为近年来最水果的原因。

(3)分析石门县蒙泉镇橘农对不知火引种反响不积极的原因。

(4)请你为蒙泉镇引种不知火提三条可行性措施,促进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

 

查看答案

植被覆盖指数(NDVI)用于反映被评价区域植被覆盖的程度。净初级生产力(NPP)指植物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光合产物中扣除植物自身呼吸消耗部分后的剩余部分。下图为我国某省级行政区荒漠草原、典型草原(由典型旱生植物组成,以丛生禾草为主,伴有中旱生杂类草等)和草甸草原(草原中较湿润类型,以中旱生草本植物为主)的NPP和NDVI表现统计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①②③对应的植被类型分别是

A. 典型草原、草甸草原、荒漠草原    B. 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

C. 荒漠草原、典型草原、草甸草原    D. 荒漠草原、草甸草原、典型草原

2.该省级行政区遭遇最严重旱情的年份大约是

A. 1985年    B. 1990年    C. 2000年    D. 2005年

3.若该省级行政区为西藏自治区,其植被水平方向符合①至③变化规律的是

A. 由东南向西北    B. 由西北向东南

C. 由东北向西南    D. 由西南向东北

 

查看答案

鄂毕河发源于阿尔泰山脉西南坡,自东南向西北流再转北流,纵贯西西伯利亚平原,最后注入北冰洋喀拉海鄂毕湾。下图为鄂毕河水系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鄂毕河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水位季节变化小    B. 流速快,含沙量大

C. 有凌汛、春汛和夏汛    D. 流量大,航运发达

2.鄂毕河流域降水较少,但流量丰富,主要原因是

A. 上游落差大,水势汹涌    B. 流域沼泽广布,支流众多

C. 流域气候寒冷,蒸发弱    D. 地势低平,大量海水倒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