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干旱河谷上游地区的小叶灌丛与落叶阔叶林的混合交错带称为林树下线。某河流上游山地植...

干旱河谷上游地区的小叶灌丛与落叶阔叶林的混合交错带称为林树下线。某河流上游山地植被垂直带谱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干旱河谷小叶灌丛—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云杉、冷杉林—高山灌丛、草甸。下面的左图是该河流上游河谷林树下线海拔与坡向的关系及变化示意图,右图是该河流上游河谷聚落区与非聚落区坡度与林树下线最大海拔关系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地下列四个坡向中,水分条件最差的是(  )

A. 东南坡    B. 东北坡    C. 西南坡    D. 西北坡

2.该地林树下线的海拔(  )

A. 随坡度增加而降低    B. 随坡度增加而升高

C. 聚落区较高    D. 非聚落区较高

3.2010~2016年,该地林树下线变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 森林火灾    B. 毁林开荒

C. 修建梯田    D. 封山育林

 

1.A 2.D 3.D 【解析】 1.从图中看东南坡林树下线分布海拔最高,水分条件最差,A正确。 2.从图中看该地林树下线的海拔随坡增加先增加后降低;非聚落区较高,D正确。 3.从图中看2010~2016年,该地大部分地区林树下线下降,说明林地面积增加,主要人为原因是封山育林,D正确;森林火灾、 毁林开荒、修建梯田会破坏林地,使林线上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澳大利亚部分地区简图,回答下面小题。

1.澳大利亚大陆受低气压控制的季节,①地的盛行风风向及植被生长情况分别是(  )

A. 东南风 草木茂盛    B. 西北风 草木茂盛

C. 东南风 草木枯黄    D. 西北风 草木枯黄

2.③地受西风影响最强的季节,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

A. 地中海沿岸风暴潮频发

B. 珠江口海水盐度达到一年中的最高值

C. 澳大利亚牧民在已收割的麦田上放牧

D. 青海湖附近油菜花盛开

3.与②地相比,③地(  )

A. 地下水更丰富    B. 水资源总量少

C. 地表水终年缺乏    D. 地表水较丰富,冬季最多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实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含预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注:图中2010、2015、2020、2025、2030分别表示2010年、2015年、2020年、2025年、2030年。

1.下列关于实现人口“零增长”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湖北省比河北省晚    B. 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晚

C. 季风区比非季风区早    D. 东北地区比西北地区早

2.上海最先实现人口“零增长”的原因不包括(  )

A.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    B. 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

C. 传统生育观念影响大    D. 地方户籍政策限制多

3.到2030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先后实现人口“零增长”,由此可以推断出(  )

A. 2030年社会养老负担最轻

B. 省际人口迁移对实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没有影响

C. 我国总人口“零增长”将出现在2030年

D. 2030年后我国人口数量可能会减少

 

查看答案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主要以黄河流域这一带的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从黄经0°起,太阳沿黄经每运行15°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见下图)。每月的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共12个;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共12个。“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统称二十四节气。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霜降大致对应的黄经度数是(  )

A. 60°    B. 240°

C. 150°    D. 210°

2.关于二十四节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冬至”

B. 二十四节气对我国南北方地区农业生产具有一样重要的指导意义

C. “大暑不热”的年份,登陆我国的夏季风较强

D. 二分、二至分别表示我国四季的开始

 

查看答案

读某城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市主导风向是      

(2)除考虑风向外,从图中分析该市工业布局的合理性有哪些?

(3)F、G所示的两区域中,表示商业中心的是       地。

(4)A、B、C、D四地中,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      地,原因有什么?

 

查看答案

就地式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一般不离开居住地,而农村逐步向城镇转化,这是城市化的一种新趋势。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乐清市地处浙江省东部沿海,2010年常住人口约138.93万人,其中农村人口约占82.6%。据2009年统计,农林牧渔业的从业人员为16.31万人,比1999年减少了约 25%。

材料二  2009年以来,乐清市实现了电话、有线电视家家通;自来水受益村数达到858个,比重为94% ;垃圾集中处理村数达811个,比重为89% ;村级全民健身苑达715个,篮球场506个。“十一五”期间,该市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60 周岁以上农村居民基础养老金享受率达到100%。

 

1.归纳乐清市城市化过程中劳动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发生的变化。

 

2.在城市化进程中,乐清市就地式城市化方式起到了显著作用。分析乐清市就地式城市化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措施。

 

3.乐清市农村就地式城市化进程对我国城市化发展有什么意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